[微风]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曾经的金饭碗如今正惨遭抛弃。记忆里挤得

士气沉沉 2025-08-31 20:28:18

[微风]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曾经的金饭碗如今正惨遭抛弃。记忆里挤得满满当当的公交车,如今常常空荡荡地驶过街道,司机独自握着方向盘,车轮每滚动一圈,就仿佛听见钱袋漏水的声音——每公里亏损两块五,这数字像根针,扎在行业的心口上。 曾经多少人挤破头想当的公交司机,如今却连工资都成了悬在半空的问号,这份“金饭碗”正被时代的潮水冲刷得褪了色。 公交公司的账本,如今翻开来全是赤字。票价多年未动,像被钉在了原地,可油价、人工、维修费却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收支的天平早已严重倾斜。 更令人忧心的是乘客,那些曾经依赖公交上下班的人,如今脚步越来越远。短途的,干脆步行或蹬上共享单车;长点的,地铁成了首选;实在没辙,手机一划,网约车就候在楼下。 车厢里的空座位越来越多,线路的亏损窟窿自然越撕越大,千万级别的年亏损,在不少地方早已成了常态。河北赤城县的公交公司,连老年人免费乘车的福利都撑不住了,一张停办老年卡的通知,背后是政府补贴难以为继的窘迫。 而保定公交的困境更刺眼——资金链紧绷,电动公交车的电池质保期一过,竟全线被迫停运,城市里熟悉的身影骤然消失。 但公交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它们在夹缝里寻找着活路。南京的503路公交车,白天还是载客的“老本行”,一到下午三点半,车厢里便换上了另一番景象——农特产品堆得满满当当,摇身一变成了生鲜“快递车”,驶向主城区的餐桌。 这种“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模式,成了全国首个“公交+快递”的深度尝试,车轮上的空间被重新赋予了价值。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都有这样的转圜余地。广州的公交站牌上,19条线路的名字被悄然抹去,短短十天后,又有5条熟悉的路线加入了停运名单,连那些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老线路,也未能幸免。 一边是另辟蹊径的探索,一边是无奈的断臂求生,行业的阵痛清晰可见。 公交的困境,并非孤立的事件,它折射出城市出行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私家车普及、网约车兴起、地铁网络扩张,多元化的选择像一张大网,分流了曾经属于公交的客流。 而公交本身,作为带着公益底色的集约化交通工具,它的生存牵动着政府、企业和市民三方神经。 未来并非全无希望,电动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更环保的车辆或许能降低运营成本;智能化服务的引入,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也在为公交注入新的活力。

0 阅读:58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