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象表明,中国在加快“布局”以迎接“大对决”今天开始的“上合峰会”和即将举行的“

庚黑星君 2025-09-01 01:20:34

迹象表明,中国在加快“布局”以迎接“大对决”

今天开始的“上合峰会”和即将举行的“9-3大阅兵”,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态势和规模来看,这两大“动作”显然都不同寻常,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国在加快“布局”以迎接可能提前到来的“大对决”。

这一次“上合峰会”,是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将有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

这一次峰会将聚焦两大主题:探索“上合组织”新的高效合作模式和推动上合组织朝着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阔步迈进。

其实,探索新高效合作模式,也就是推动把“上合组织”构建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据俄媒报道,本次峰会,除了传统的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外,会议还将讨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设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及其他金融工具等议题。

“上合组织”成立之初,是中国为了解决与俄、吉、哈、塔、乌六国的边界问题所成立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最初的宗旨:主要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其次才是加强各方面的合作。而以往最多的联合行动就是“联合反恐”和维护地区安全,因此更像一个安全组织。

只是随着各方合作的深入以及地区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合作也不断地加强,合作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也正因合作有成效,上合也从最初的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到了今天的,10个成员国,两个2个观察员国及14个对话伙伴国。

这一次峰会的背景是,世界经济复苏严重受阻,特朗普关税战重创世界经济合作体系,使得世界供应链体系严重的碎片化。加强合作也好,抱团取暖也罢,此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提出了构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口号或宗旨。探索高效合作模式自然也是当务之急。相信,这一次峰会,“上合扩编”也应当是主题之一。

要把各国“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体系,就必须要有强大的“保护能力”。因为美国也好,西方世界也罢,总是以各种方式来向合作国施压。

只有当中国拥有强大的“保护能力”,也才能有更多的国家加入或与中国加强合作。

也正因为如此,随后即将进行的“9-3大阅兵”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恰恰是,中国这一次大阅兵的基调也确实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而这个不同,还不仅仅是体现在邀请了众多的国家领导人前来参加,也不仅仅是体现在阅兵式上将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而是在准备大阅兵的过程中,中国集中亮相的各型领先世界和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

从目前我军已经列装的武器装备来看,其打击能力已经是不输美军多少。至少已经是完全有可能把美军“拒止”在西太平洋之外。

如果中国正在研制的武器装备一旦加速成军,那中国军事的打击能力将得到有效地提升。那时,中国不仅有保护自身的能力,也将有了保护地区的能力,更有维护世界局势稳定的能力。

正是中国“保护能力”的提高,使得相关国家才能完全无顾忌地或顶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施压与我国加强合作。中国主导或倡导的国际合作体系才会更加壮大。

这一次,上合峰会,显然将是上合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或突破节点。中国的大阅兵则是宣示有保护能力的国家。

相信,接下来,不仅合作会升级,阵容也将加速扩大,吸引力也将大幅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加入。

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早就开始扩大合作范围的金砖合作机制。而金砖国也已经是从初始的4国发展到今天的11国。同样地,也有许多的伙伴国和数十个国家提出加入的申请。

要论经济合作,金砖合作机制推动得更深入。目前最大的合作就是在不断地推动内部货币结算和建立绕开SVIFT的支付体系,实际上就是“去美元化”。这是美国目前最为忌惮的也是最为反对的合作模式之一。

除了金砖与上合两个合作组织之外,还有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这两项合作可以说是非常的见成效。不但东亚一体化进程在加速,东亚与中东非洲和欧洲的合作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这将形成一个独立于美国之外的经济带或经贸体系。这更是美国所忌惮的,也是美国急于破坏的。

上合组织、金砖机制、“一带一路”以及RCEP,这四大国际或区域合作组织合作的不断深入,既是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有效补充,也可以说是对美国主导的经贸体系的最大冲击,更是化解或缓解美国第一或特朗普关税冲击的有效合作机制。

近年来,美国不但在推动与中国“脱钩”,更是想把中国踢出国际合作体系之外。那么,这些独立于美国之外的合作组织或体系,对中国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加强这些相关组织合作也好,整合这些相关组织的合作也罢,这是对未来世界变乱交织所必须要进行的布局。

重要的是,随着这几大合作体系合作的加深,或者说随着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理念的广泛被接受,也就等于是加速推动了“南南合作”体系,这个范围可就更大更广泛了。事实证明,没有美西方,世界照样发展得不错。

近来,在中国贸易代表率团访美之时,特朗普做出了两个性质相反的决定。

一是再度延长178类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期90天,继续豁免至11月底。二是美国正着手撤销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的工厂取得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许可,使这些企业更难在中国生产芯片。

一边似乎是在释放磋商谈判的诚意,一边却又在升级关税或贸易战。也就难怪美国方面一开始宣扬的中国贸易代表李成钢率团赴美“谈判”,最后变成了与美国的民间组织交流会了。

从近一段时间美方的行动来看,这一次关税战有两大主要目的:一是收割世界财富,二是逼迫相关国家关税围攻中国,也就是所谓的对中国征收二次关税。实际上还是要把中国踢出美国主导的经贸或供应链体系。

虽然说在关税问题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可在逼迫相关国家对中国征收关税问题上,特朗普还是有所收获的,目前已经有几个国家开始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了。

这表明,目前中美暂时的关税或贸易休战,实际上是特朗普采取的一招缓兵之计。他目前之所以不与中国彻底翻脸,是忙着逼迫相关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一事,等布局完毕,才能与中国放手一搏。

一旦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或形成贸易摩擦,一方面是给中国形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破坏中国推动上合金砖等合作的作用。

特朗普的这一招不可谓不毒。如果他以关税全力施压,相关国家还真的难以顶住这个巨大的压力。

然而,他这一招设计的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执行起来也有较大的阻力。

一是,如果相关国家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对中国加征所谓的二次关税,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强烈反制。因为中国已经早就有言在先,相关国家与美国达成什么样的关税协议中国管不着,可要是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条件,则必然招致中国强烈的反击。

如此一来,再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收割”,相关国家就要受到来自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双重”打击了。

如果特朗普不是那么的贪心,也就是单纯地迫使相关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而不是同时还要收割相关国家,或许此计还可以实行下去。

二是,中国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动力,中国又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最大的市场,不与中国合作就已经是自损了,再与中国对抗,就只能是付出更多了。

目前正值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关键时刻,许多国家也都梦想着取代中国制造的地位,或者说借机建立自己的制造业体系。

不论是产能还是制造业技术转移,中国都是重要的国家。与中国关系搞僵,就不要想着制造业会转移到这个国家了。

三是,特朗普在钢铝、电动汽车以及清洁能源等产品领域是要实行关税保护的。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这等于是默认了美国优先原则。

与美国合作,要么成为棋子,要么成为被收割的对象。美国连重要的盟友国家都下死手,更不要说其他的非盟友国家了。

四是,中国是世界供应链体系的最重要一环,把中国踢出这一体系,也就等于是严重地破坏了这一体系。要重新建立也需要时日,在这个时期,连美国都承受不了损失,何况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了。

五是,特朗普一旦把中国逼急了,中国肯定是奉陪到底,特朗普自知也玩不起。

特别是在乌克兰战争危机和中东战乱危机的关键时刻,中美翻脸后,中国将再无顾忌,复杂的中美利益关系反而变得“简单直接”了。

因此,在推动经贸孤立或建立把中国排除在外的新经贸体系问题上,特朗普也不太会推进得太激进。一边通过谈判稳住中国,一边悄然地迫使相关国家关税围攻中国,这样中国才不会完全主动地与美国撕破脸皮。

六是,特朗普也怕相关国家特别是其盟友国家反过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所以也不大敢对相关国家逼得太紧。

这一次上合峰会和9-3大阅兵,俄总统普京都积极地参与。从俄媒的报道和俄高官的表态来看,也都给普京访华赋予了特殊的内涵。

如果说9-3大阅兵意味着中国对外战略的改变或升级,那对于俄来说就是好事一件,可以减缓俄的战略压力。重要的是,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才是使俄不会被削弱拖垮的最大保障。而只要中俄加强合作,美国就只能是后退而不敢正面硬杠中俄。

中国已具备足够的底气与实力,无惧任何形式的“一切战争”。而随着中国在高科技和军工领域里不断地取得重大的突破,中美力量对比美国就更不占优。

正因如此,当下或许是美国对中国进行打压的最后“窗口期”。倘若再给予中国10年发展时间,美国恐怕连尝试打压的勇气都将丧失。

美国妄图永久独霸世界,而中国则坚定地朝着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目标奋勇前行,且美国绝不会主动退出其妄图主导的“舞台”。若未来双方在竞争博弈中难分高下,历经“大对决”后,共存将成为必然选择。

在此关键节点,“9-3大阅兵”意义非凡,将是中国坚定地宣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标志。以阅兵为契机,向世界呼吁各国反思历史教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