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四川美女工程师,不顾家人反对,放弃铁饭碗工作,硬要嫁给身高只有70厘米的侏儒男,如今24年过去了,她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1963年,辽宁锦州迎来了一个特殊的生命,谭纯慧出生时只有3斤重,身体软得像面条,医生甚至告诉他的父母,孩子活不了多久。 没人能想到,这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婴儿,会成为中国首个被确诊为先天性骨发育不全症的患者。 当普通孩子在外面奔跑玩耍的年纪,谭纯慧只能躺在床上,忍受着一次次骨折带来的剧痛。 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谭纯慧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因为骨折不能坐起来看书时,母亲就把书固定在他头旁边,让他侧躺着阅读,看完一页再帮他翻页,就这样,他在病床上自学成才,后来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文凭。 谭纯慧的文学天赋在青年时期开始显现,尽管手臂无力,连握笔都困难,但他依然坚持创作。 1984年,他的第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他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一名体育编辑和足球直播解说员。 一个连走路都困难的人,却能将体育赛事解说得如此精彩,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一位名叫许迎春的女性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作为四川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她曾是石油系统的工程师,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 然而2000年,命运给她沉重一击,丈夫被诊断出肝癌晚期,不久后离世,留下她和不到两岁的儿子。 为了排解心中的孤独与痛苦,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找精神寄托,2001年的一天,许迎春偶然读到了一篇名为《生命的重量》的散文。 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生命力量深深打动了她,带着好奇,她联系了文章的作者:谭纯慧。 两人很快从文学交流发展到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谭纯慧的乐观与智慧,让许迎春逐渐走出丧偶的阴影,而许迎春的温柔与坚强,也深深吸引了谭纯慧。 随着交流的深入,许迎春萌生了见面的想法,然而,谭纯慧对此却显得犹豫和回避,后来许迎春才知道,谭纯慧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吓到她。 但爱情让人勇敢,2001年底,许迎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儿子飞往辽宁,去见这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她没有告诉谭纯慧自己要来,只是问了他的住址,说要寄一份小礼物。 当许迎春站在谭纯慧家门前时,谭纯慧惊呆了,更让他震惊的是,面对只有70厘米高、坐在轮椅上的自己,许迎春眼中没有一丝嫌弃,只有温柔和欣赏。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当许迎春向家人表示要嫁给谭纯慧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许迎春的父亲气得拍桌子,母亲则红着眼睛不停地劝说,他们无法接受女儿嫁给一个身高只有70厘米、随时可能骨折的男人。 但许迎春的决心没有动摇,为了这段感情,许迎春付出了很多,她向领导申请调职,从四川调到了辽宁的分部门,只为能更好地照顾谭纯慧和他的父母。 2002年5月,38岁的谭纯慧和31岁的许迎春在辽宁领证结婚,组建了新家庭。 婚后的生活并不轻松,许迎春不仅要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同时抚养自己的儿子,还要兼顾工作,但她从未抱怨过。 2007年,他们创立了瓷娃娃爱心协会,致力于帮助那些和谭纯慧一样患有罕见病的人们。 谭纯慧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为协会编写了多本关于疾病科普和心理疏导的读物,他希望通过文字,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疾病,也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 许迎春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为协会筹集资金和医疗资源,更专业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 时光飞逝,转眼间,谭纯慧和许迎春已经携手走过了22个春秋,这22年里,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挑战,但爱情始终如初。 2016年,谭纯慧和许迎春的故事被改编成电视剧《爱的奇迹》,在全国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激励了许多面临困境的人。 如今,许迎春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成为哈佛医学院的一员,致力于罕见病研究领域,而他们创立的瓷娃娃爱心协会已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家庭。 从一对夫妻的小家,到关爱特殊群体的大爱,谭纯慧和许迎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 在谭纯慧61岁生日那天,许迎春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谭纯慧坐在轮椅上,笑容灿烂地吹灭蜡烛,特意感谢妻子多年来的陪伴,那一刻,无数网友被感动落泪。
上海一男子,公司濒临倒闭,打算卖掉房子,周转资金。万万没想到,丈母娘撺掇女儿和男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