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个国家开始站队,美国这才意识到,中国布局12年的大棋局已经成型。当全世界还在争论“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时,美国匆忙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来应对。很多人认为中国只是在修路架桥、白花钱,其实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说白了,美国忙着拉“小圈子”围堵中国时,中国花12年铺的“一带一路”早不是简单的修路架桥,而是一张让50多个国家主动靠拢的共赢大网,等美国急着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应对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慢了不止半拍。 或许我们还真得感谢美国,这些年它的打压反而成了“助推器”,之前美国动不动就对中国搞贸易战,今天给中国商品加税,明天又逼盟友不许用中国的5G设备,甚至还威胁别的国家“不许跟中国合作”。 结果呢?自己国内的农民看着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因为中国转头就跟巴西、阿根廷签了更大的农产品订单;欧洲的车企也没听话,偷偷把中国的电池技术引进来,毕竟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又全又靠谱。 那些被美国逼着选边站的国家更明白,跟着美国只能喝“西北风”,比如东南亚的越南,之前靠美国市场赚点小钱,可美国说断订单就断,后来发现跟中国合作更稳。 中国不仅能提供便宜又好用的零部件,还帮它建了连接港口的公路,现在越南的电子厂一半以上的原材料都从中国运过去,当地工人的工资都涨了不少。 很多人觉得中国搞“一带一路”是“白花钱”,说修路架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好处,其实这想法真太浅了。 就说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吧,中国帮着建好后,不只是把当地的货运时间从10小时缩到4小时,还特意培养了上千个肯尼亚铁路技工,现在这些人成了当地的技术骨干,甚至能去别的非洲国家做培训。 还有印尼的雅万高铁,之前印尼自己想建高铁,找了很多国家都没人愿意真投入,中国不仅帮着设计、建设,还把高铁技术教给当地团队,现在高铁通车后,雅加达到万隆的时间从3小时变成40分钟,当地老百姓周末去隔壁城市玩都方便了,沿线的商铺生意也火了不少——这哪是“白花钱”,明明是帮着当地把“经济活水”引过来了。 再看美国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看着喊得热闹,其实没多少真东西,美国给东南亚国家画了个“援助大饼”,说要帮着建基础设施,结果快两年了,承诺的钱没到账,具体的项目也没落地。 反观中国跟各国合作从来都是“说到做到”,巴基斯坦缺电,中国就帮着建光伏电站,现在当地农村也能用上稳定的电;塞尔维亚想升级钢铁厂,中国不仅带技术过去,还帮着把钢铁的质量提上去,让塞尔维亚的钢材能卖到更多国家。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国家不管美国的“制裁”大棒,转头就跟中国签合作协议,巴西去年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沙特也跟中国合作建大型炼油厂,大家都不傻,谁给真好处就跟谁走。 照现在这个进度再过10年,“一带一路”的能量恐怕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现在中欧班列已经能到20多个欧洲国家,未来沿线的物流成本还会降,中国的光伏、风电技术也能帮更多国家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中国企业也能在合作中找到更多新市场。 前期投入看着多,但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合作,后发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效果早晚会慢慢显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你觉得这10年里,“一带一路”沿线哪个国家会是最大受益者?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跟“一带一路”相关的小事,让你觉得这个合作挺实在的?
美国开始耍无赖,贸易战打不过中国,科技战也失败,军事又不是对手,颜色革命在中国不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