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上合峰会上,中方正式提出要加快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预示着上合合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9-02 11:30:55

9月1日,在上合峰会上,中方正式提出要加快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预示着上合合作要从政治、反恐向经贸、金融领域开始扩展。那么这个动向是否会引起特朗普的警惕,进而对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加征关税呢?   特朗普最近可能有点头疼,他刚发帖骂完印度“背信弃义”,转头就看到莫迪和普京在北京的红旗轿车里谈笑风生。   现在更刺激的来了:9月1日的上合天津峰会上,中国直接甩出“王炸”,宣布加速推进上合开发银行建设,目标直指“去美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相当于在特朗普最敏感的金融霸权神经上蹦迪,毕竟他上个月还在威胁“锁定美元霸权是财政部的首要任务”,但上合银行为什么偏偏这时候“踩油门”?   其一,制裁疲劳,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罗斯的贸易结算基本上已改用本币,连伊朗都被逼得把人民币当外汇储备;欧盟第18轮制裁甚至误伤两家中国银行,搞得中立国都心惊胆战。   说白了,大家受够了“美元大棒”的霸凌,急需一个“金融防空洞”,而上合开发银行就是那个能提供本币贷款、绕过SWIFT的备用选项。   不过特朗普的警觉程度可能超乎想象,看看他最近的连环招:施压亚开行停止对华贷款,对印度钢铝征收关税、放风要制裁“任何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的国家”。   上合银行一旦落地,等于给这些“制裁漏洞”发官方认证,俄罗斯能拿到能源项目融资,伊朗可接入跨境结算系统,连白俄罗斯刚加入的银行间协会都能蹭到联合贷款。   这种“抱团取暖”的架势,大概率会触发特朗普的“关税应激反应”,毕竟他连德国车企都要查“中国零件含量”。   但问题在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灵吗?    现实很骨感,印度被加税后反手就和俄罗斯签了石油本币结算;哈萨克斯坦顶着美国压力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更绝的是沙特,最近卖油收人民币不说,还偷偷申请加入金砖。   这些国家早就算明白了:跟美国混要挨制裁,跟中国混有基建和贷款,至于选谁,答案都写在行动里。   就连上合组织内部最“骑墙”的印度,这次都没敢公开反对银行计划,毕竟莫迪还指望中国投资他的高铁项目呢。   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其实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放贷必带“政治条件”,比如逼发展中国家削减福利、开放市场;而上合银行明说“不干涉内政”,专注搞铁路、电网、5G基站。   这种“基建换影响力”的模式,正在改写全球南方国家的生存法则,典型案例就是巴基斯坦:去年接受IMF贷款时被迫提高电价引发暴乱,今年转头就从上合银联体拿到20亿美元煤电项目,附带条件仅是“用人民币还款”。   至于特朗普的反应,参考他处理俄乌冲突的套路,先威胁再缩水,对上合银行的打压,大概率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加关税可能波及盟友,金融制裁又怕逼出更多“白俄罗斯储蓄银行”,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还在用SWIFT冻结伊朗资产,却骂别人“破坏金融秩序”。   最后说句扎心的:国际金融战就像减肥,口号喊得再响,抵不过身体诚实,特朗普可以继续加关税,但架不住印度用卢比买俄油、沙特用人民币卖石油、连欧洲车企都开始用哈萨克斯坦的锂矿抵债。   当上合银行的贷款第一批项目落地时,全球大概会集体悟了:所谓“美元霸权”,不过是旧时代的止痛药,而多极世界,早就在打地基了。

0 阅读:873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