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2岁乌克兰女孩不顾家人反对,远嫁同岁的中国河南男子。结婚9年后,育有3个儿子,丈夫却不幸去世。谁料,丈夫去世多年,女孩不顾双方父母劝阻,坚持留在中国,为丈夫守寡十余年,只因为丈夫的一个愿望。 “我要去嫁给爱情。”1998年,22岁的娜佳收拾行囊,准备为一个中国小伙远赴重洋。面对家人的担忧,这个乌克兰姑娘眼中闪着光,语气没有半分犹豫。 她口中的爱人,是同样22岁的河南小伙赵鹏。 这段始于黑海之畔的跨国姻缘,甜蜜却短暂。谁也没想到,9年后丈夫的突然离世,会让这个外国媳妇做出一个震撼所有人的决定:留在中国,守寡十余年,独自养大三个混血儿子。 1995年,赵鹏远赴乌克兰敖德萨留学。在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他遇见了正在攻读经济学的娜佳,一个出身优渥、父母都是工程师的乌克兰姑娘。 “他一句话都说不利索,却能用一支画笔让我心动。”娜佳后来笑着回忆。赵鹏用素描本和真诚的笑容,一点点打开了这个东欧姑娘的心扉。 两年间,一个苦学俄语,一个痴练中文。1998年春天,两人在敖德萨登记结婚,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 婚后,娜佳毅然随丈夫来到河南新乡。这个从小生活优渥的姑娘,开始学着和婆婆蒸馒头、做烩面。手上烫出了水泡,她却笑着说:“这是幸福的代价。”她还把家乡的红菜汤改良成“中乌合璧版”,让一家老小都赞不绝口。 九年光阴,他们育有三个可爱的混血儿子。赵鹏的外贸公司渐渐走上正轨,娜佳则在家相夫教子,偶尔帮丈夫做翻译。生活虽不富裕,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他总说等孩子们再大些,就带我去看世界。”娜佳摩挲着结婚照轻声说。照片上,穿着大红嫁衣的她依偎在丈夫怀中,笑靥如花。 2007年,赵鹏因肝癌不幸离世,年仅31岁。娜佳的世界瞬间崩塌。葬礼上,她穿着黑衣,用带着口音的中文一字一句地说:“你说要陪我变老,怎么说话不算数...”在场无人不潸然泪下。 面对生活的重击,这个柔弱的女子做出了最刚强的决定:留在中国,独自抚养三个儿子,还将他们的国籍都改为了中国。 双方父母都劝她回国:“乌克兰条件更好,你何必一个人受苦?”娜佳却摇摇头:“这里是我的家,孩子们的根在这里。” 为了养活孩子,她什么活都干:做翻译、当送货员、同时打好几份工。最艰难的时候,她一天只睡四小时,却从不让孩子受委屈。 “你们有两个祖国的文化,这是最珍贵的财富。”她常常这样告诉孩子们。既教他们说河南话、写汉字,也给他们讲乌克兰的童话故事。 后来,娜佳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她先后被评为“最美新乡人”和“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她成了中乌文化的小使者,经常在社区教大家做乌克兰点心,讲述黑海畔的故事。 如今,娜佳依然住在那个充满回忆的家里。阳光房里的花常开不败,墙上的结婚照依旧鲜艳。她每天都会对着照片絮絮叨叨:“儿子们又长高了,中乌建交三十周年了...” 这个乌克兰女子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情传奇。她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用最平凡的陪伴,诠释了爱的真谛。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娜佳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2006年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的妻子,谁知在病房外抽烟时,意外发现一名女弃婴,他
【34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