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给日本731细菌部队洗白而被上海交大开除的曹树基,被香港大学接收了,现在是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的荣誉教授。 一个头顶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光环,还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本该是历史的守望者,可曹树基却选择用他的“权威”,对准了民族最深的伤疤,2020年3月,他在一次采访中,把侵华日军731部队的存在,轻飘飘地定义为“虚构”的。 他把那些铁证如山的暴行,解构成一个个“技术难题”,比如日军怎么可能控制老鼠的爬行方向?在同一空间放毒气,难道不会伤到自己人吗? 幸存者的血泪证言,在他口中成了“民间传说”,日本战犯的法庭供词,则被贬低为一场“政治表演”,这已经不是什么学术探讨,而是用学者的外衣,进行系统性的历史消解。 面对所有质疑,他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批评者一律归为“不懂历史的无知者”,仿佛历史的解释权,只属于他一人,当学术权威走向自己的反面,不同的学术殿堂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上海交通大学的反应,迅速而决绝。 学校立刻启动调查,组织学术委员会审议,最终的结论是:其言论严重违背史实,撤销教授职务、取消特殊津贴、全校通报,一套组合拳干净利落。 上交大用行动划下了一条红线:学术自由,绝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挡箭牌,这个处理守住了一所顶尖学府的底线,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然而故事的另一头,香港大学相关研究所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选择,他们聘请了刚被上交大处理的曹树基,给了他一个“荣誉教授”的头衔。 在其官方介绍里,那场巨大的舆论风波被抹得一干二净,只简单写着“从上海交大退休”,面对香港市民发起的“一人一信”追问和网络上的持续质疑,该机构至今保持沉默。 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它伤害的是这所百年学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一边是果断切割,另一边是模糊接纳,高下立判,任何个人的“建构”,在历史的铁证面前,都注定会崩塌,这道证据的围墙,是用加害者的供述和受害者的血泪共同筑成的。 日本NHK电视台2017年的纪录片里,731部队骨干亲口承认进行人体实验,1949年苏联伯力审判留下的超过20小时的录音,记录了他们的罪行,日本政府自己,也在2002年承认了细菌战,更在2020年6月公开了绝密档案。 在中国,国家档案局公开的《特别移送档案》,记录着1549名受害者的信息,最小的年仅12岁,哈尔滨平房区冰冷的焚尸炉遗址,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拿出的十册档案,都在无声地诉说。 甚至,未来的科学也不会缺席,科技部的基因追踪计划,已经将样本送往德国检测,科学的证据只会让历史的真相更加牢固。 曹树基事件早已不只是一个学者的个人失德,它演变成了一场全社会参与的记忆捍卫战,衢州民众的愤怒、市关工委的公开信抗议,是对历史的捍卫,香港影院重映《黑太阳731》,内地导演筹拍电影《731》,是文化层面的铭记。 这场风波让我们所有人反思,学术自由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它绝不该是挑战人类良知、伤害民族情感的特权,历史是由无数的证据和代代相传的记忆共同守护的,任何“权威”都无权篡改,学术殿堂,应该是守护这份记忆的堡垒,而不是藏污纳垢的避难所。
炸了!日本议员山添拓甩出颗重磅炸弹——把防务省藏了70多年的731档案,连标着“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