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聚会忆军旅生涯,“战地记者”周金城的“传奇” 2025年9月2日上午,应郑明(原昆明军区政治部群工部《云贵民兵》编辑,后来的云南省文联主席)、蔡朝东(原昆明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化处副处长、民选马关县长、著名演说家)的邀请,在我任创院副院长的云南长城书画院内的“郑明工作室”小聚。参加聚会的二十多位老同志,均为作家、记者、书画家、音乐家、歌唱家、摄影家、杂技表演艺术家等。当年,在昆明军区的新闻文化艺术界,都是“响当当级”的人物。能与老战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视频封面中为蔡朝东,左便是我),甚为快哉!大家还商定,类似的聚会,“想聚会时就聚会”。 1978年8月,我作为新华社昆明军区分社的记者,用近半年的时间,走遍了中越边境云南段的村村寨寨,报道越军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边民、毀坏我边民房屋财产的罪行,为后来进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造足了與论,从而引起越方的严重不满,诬我“造谣”,被列入“黑名单”,令他们的边防军警“予以关注”。意思是要“整我”。(不知这份“黑名单”现在是否还在起作用?不管怎么说,反正我不会去越南旅游。)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在报告文学创作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报告文学《山达之歌》,载《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9期。1980年初,在“文革”后云南省首次优秀文学作品评选(1977--1979年度)中,获评三等奖。1981年9月号的《解放军文艺》,又刊发了我创作的报告文学《战火中锤炼的钢材》。连续在与《人民文学》齐名、全军唯一的、最顶级的文艺刊物登载作品,创造了昆明军区文学界的“奇迹”。长篇战地人物通讯:《彝族战斗英雄阿尔子日》,在1979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几乎占了第三版的一个整版。报告文学《阿尔子日》,被国家教委相关部门评定为: “1984年度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
老战友聚会忆军旅生涯,“战地记者”周金城的“传奇” 2025年9月2日上午,应郑
折月煮酒煎茶
2025-09-05 09:28: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