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人到中年,经济破产,送孙子去机场,身上仅剩四美金

文史充点站 2025-09-05 09:51:55

1948年,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人到中年,经济破产,送孙子去机场,身上仅剩四美金,孙子埋怨道:为何不多给点呢? 1948年秋日的上海码头,一位中年妇女牵着六个孩子匆忙登上前往香港的客轮。 她叫张幼仪,曾经掌控着上海滩的金融命脉,如今却要靠变卖家产筹集船票。行李箱里装着的不再是昔日的珠宝首饰,而是几件换洗衣物和仅剩的生活费。 1900年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书香门第,15岁时按照父母安排嫁给了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然而这段婚姻并未带来幸福,徐志摩对她始终冷淡疏离,甚至在她怀孕期间赴英留学,留下她独自承受异国分娩的痛苦。 1922年,在德国柏林的一家医院里,张幼仪艰难产下次子徐德忠,缺乏丈夫关爱的她咬牙撑过了产后最虚弱的时光,这段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女性必须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离婚后的张幼仪没有选择回娘家依附,而是决定用双手开创新的人生道路。 1926年,她凭借在德国学到的银行业知识和兄长张公权的引荐,出任上海女子银行副总裁。这家银行当时经营状况堪忧,存款不足,客户流失严重。 张幼仪接手后大刀阔斧改革,推出针对女性客户的理财产品,将银行扭亏为盈,存款额从不足10万增长到200多万。 1930年代,她又创办云裳服装公司,将巴黎最新时装引入上海,开创了中西合璧的服装设计理念,当时上海名媛都以拥有云裳的旗袍为荣,公司年营业额达到50万银元,张幼仪也成为那个时代少有的女性企业家代表。 然而抗战爆发后,上海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张幼仪的银行和服装公司都受到重创,加上战后通胀严重,她的资产大幅缩水,1948年兄长张公权从香港来电,建议她带着孙辈暂时离开上海。 初到香港的张幼仪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粤语对她来说如同天书,经商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在这里毫无用处,更致命的是她轻信了一位远房亲戚的投资建议,将仅剩的2万港币投入股市,结果遭遇股灾,几乎血本无归。 曾经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如今要在香港的廉租房里精打细算过日子。她每天到湾仔的菜市场挑最便宜的菜,用一只鸡煲汤要分三顿喝,六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压得她喘不过气,有时不得不向邻里借钱应急。 四年后,她做出了人生中最痛苦的决定,送孩子们去美国与父母团聚。当时她手头只剩下4美金,这是变卖最后一件金镯子换来的,在启德机场,她将这些钱全部交给12岁的长孙徐稘,叮嘱他路上照顾好弟妹。 没想到在洛杉矶转机时,海关发现徐稘行李中有一只家乡带来的金华火腿,要求缴纳4.5美金的关税,当时的徐稘拿着奶奶给的4美金,面对0.5美金的缺口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腿被没收。年幼的他当时还埋怨奶奶没有多准备些零钱。 直到成年后,徐稘才真正理解那4美金的分量,那是奶奶当时的全部身家,是她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最后一点积蓄,这位曾经统领上海女子银行的传奇女性,为了孙辈的前程,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送走孩子们后,张幼仪在香港的生活更加清苦。她靠着给人做针线活维持生计,每月收入仅够维持最基本的开销,但她从未向任何人诉苦,也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她坚信只要孩子们能接受良好教育,一切付出都值得。 1954年,命运之神终于向她展现了慈悲,她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了内科医生苏纪之,这位温文尔雅的医生被她的坚韧品格深深打动,两人相识不久便结为夫妻,张幼仪终于在54岁时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归宿。 苏纪之不仅给了她温暖的家庭生活,更支持她重新投入社会工作,1960年代,张幼仪协助丈夫开办诊所,她凭借多年的经营经验,将诊所管理得井井有条,收入稳步增长,夫妻俩相伴20年,恩爱如初,成为香港医学界的一段佳话。 1988年,88岁的张幼仪安详离世,她的孙辈们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长孙徐稘成为知名建筑师,其他孙子也都事业有成。 信源:朝雾里的小花 | 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的悲欢(一). 澎湃新闻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