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的一系列举措为啥会失败?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而加快宪政建设,结果却把刀子递给了想要从满族权贵手里夺权的人。广大的汉族官僚士绅对新政策的理解是,朝廷对外不能维护国家安全,大量的对外赔款,每次打了败仗都要基层去给朝廷填大坑。钱可以给,但满洲高层必须为战败负责,交出权力,用权力换钱。这对军事上一败涂地的清政府而言,已经是最合理的结局了。 结果是这些新生代的满洲勋贵们并不情愿接受这个条件,他们既想要权,又想要权,皇族内阁就是他们大胆的尝试,如果没有太大的风浪,接下来的国会选举也会如此,让国会也完全听命于满洲皇族,但这种阳谋显然被汉族官僚士绅看的透透的。维系大清200多年的满洲贵族和汉族士绅的联盟就此破裂。
庚子事变后,洋人要求清政府处死一批主战派大臣。当名单递给慈禧时,慈禧圈下一个名字
【68评论】【117点赞】
zyr17
还是人心问题,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就该完了,靠着与湘淮军大佬分享权利维持52年。所以不是老百姓人心,那个时代主要看汉族军事地主为核心的人心问题。慈禧能放下身段,曾国荃一辈子不肯入京陛见,他也会重用曾国荃维持东南稳定,曾国荃1890年死在南京两江总督任上,一辈子没有见过慈禧和光绪。东南互保李鸿章说此乃乱命粤不奉诏,张之洞说坐拥东南死不奉召。让载沣那个草包摄政王来应对,这必须是反了要派军队进攻镇压呀。慈禧就捏着鼻子认了,继续重用李鸿章张之洞没有找后账。这个事情李鸿章张之洞和慈禧是有默契的,他们明显不怕慈禧慈禧也知道自己奈何不了他们。慈禧没了,载沣上来,搞皇族内阁,没有通过汉族军事地主的考验,人家不伺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