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发表了一篇杂文,杂文的背景是两名妇女正面临离婚的厄运,她讲:“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星期可以有一天最卫生的交际舞。”贺老总读后,批评道:“你怎么能写这样的文章?” 1942年,针对文艺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贺老总提出严厉批评、指正。一次,贺老总观看青年艺术剧院排演的剧目《多情的诗人》,内容为: “一个很有文采的女大学生到延安参加革命后,与一位长征老干部谈恋爱。谈恋爱期间,老干部只问她同不同意结婚,别的不管不问。到了新婚之夜,老干部只想休息,而女大学生坐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明月,感慨‘这月色真美’,反被老干部回答‘美什么?像月饼,睡觉’。” 看到一半,贺老总愤然离席,把这样的剧目搬上舞台,到底是什么阶级感情?叫来该剧导演(剧院吴副院长),贺老总怒斥:“你到底想干什么?”吴副院长很快认识到错误,做了深刻检讨。 不久后,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发表了一篇杂文,杂文的背景是两名妇女正面临离婚的厄运。这位女作家表示延安的妇女比其他地方的妇女幸福,但是也没有获得性别上的平等,遭受了无声的压迫。 在杂文中,她这样讲:“……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星期可以有一天最卫生的交际舞……” 贺老总读后,把这位年轻女作家喊来,批评:“你还是我的小老乡,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跳舞有什么妨碍,值得这样挖苦?”后来,这位女作家也认识到“自己写的文章过激、尖锐了”,接受了贺老总的批评。
1942年3月,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发表了一篇杂文,杂文的背景是两名妇女正面临离婚的
历史解码局
2025-09-07 11:59:26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