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0岁的金岳霖去世,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为金岳霖料理了后事。金岳霖临终前曾经留有遗言,梁从诫却擅作主张,但是他的做法却被后人称赞不已。 金岳霖1895年出生在长沙书香门第,母亲唐淑贤从小管他教育,教他低调做人,注重节俭。家里书房里堆满古籍,他小时候就坐那儿背四书五经,很快就掌握了。1901年进私塾,老师讲课他总第一个懂,举手回答。1911年,16岁考上清华学校,那时候校园环境简单,他每天早起听课,笔记记得特别细。成绩好,得了留学机会,先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政治经济学,后来转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接触西方哲学。留学几年,他还游学欧洲,走访多所大学,吸收不同思想。1925年回国,清华聘他当教授,跟冯友兰一起办哲学系。他教书耐心,学生问问题他总慢慢解释,但对行政事不感兴趣。1950年,周培源找他当系主任,他推了好几次才答应,后来还是不爱管事,学校也没再让他干。 金岳霖学术上建树大,他写《逻辑》、《论道》、《知识论》,这些书在中国哲学界影响深远。他把西方逻辑引进中国,教学生用理性分析问题。课堂上他不急不躁,讲概念时总举生活例子,让人容易懂。他研究形而上学,融中西思想,文章严谨,观点新颖。同事冯友兰跟他合作,俩人推动清华哲学发展。金岳霖不喜欢出风头,专心搞研究,拒绝很多行政职位。晚年他还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总强调逻辑清晰。他养大公鸡当宠物,取名叫“罗素”,这事在圈子里传为趣闻,显示他生活有趣味,不死板。学术圈认可他泰斗地位,他的书到现在还被引用。 金岳霖感情生活简单却复杂。他1931年在文化沙龙遇林徽因,那时候她已婚,是建筑学家,圈里有名。他被她才华吸引,两人聊文学艺术投机。他几乎每天去梁家,参与聚会,跟林徽因梁思成住附近,1932到1937年天天见面。他爱慕林徽因,但保持距离,从不越界。林徽因身体弱,他劝她休息,她没听,继续考察古建筑。1955年林徽因因肺病去世,金岳霖伤心,学生说他当时说不出话。之后他生活封闭,少参加朋友聚会。梁思成七年后再婚娶林洙,金岳霖觉得讽刺,婚礼那天他去林徽因墓地喝酒。那以后他更沉默,某年请朋友吃饭,席间说今天是徽因生日。1983年,有人请他写林徽因文章,他拒绝了。 金岳霖一辈子没结婚,早年在美国有女友,同居过,但没正式婚。回国后他专注学术,不再谈感情。他对林徽因的感情是爱慕加敬佩,两人心灵相通。梁思成知道这事,但三人关系融洽,金岳霖常帮他们调解争执。他没破坏别人家庭,保持理性界限。这段感情让他终身未娶,但也丰富他人生。他晚年回忆,说爱和喜欢是不同感觉,显示他哲学视角看感情。圈里人知道他这事,但没人说他负面,都觉得他绅士。金岳霖生活低调,不炫耀感情,专心学问。 1984年金岳霖健康差,北京医院病房他把梁从诫叫来。梁从诫不是亲生,但金岳霖视如己出,托付后事。他嘱咐捐存款给党和人民,骨灰撒大海。10月19日金岳霖去世,90岁。梁从诫夫妇料理后事,整理遗物书籍手稿,不开追悼会。处理骨灰时,梁从诫没撒海,而是安葬八宝山公墓,跟林徽因梁思成墓相邻。公墓环境安静,三人墓地挨着,像生前邻居。梁从诫觉得这样合适,金岳霖一生孤独,死后不该漂泊。 梁从诫决定虽没完全遵遗愿,但很多人理解。金岳霖无妻无子,安葬那儿能伴挚友,延续生前关系。学者讨论这事,说梁从诫体贴,考虑金岳霖情感。八宝山成了纪念地,访客看三人墓,感叹友情。金岳霖学术遗产留存,书在图书馆,学生传授他的逻辑方法。梁从诫继续生活,忆及此事觉得对。 梁从诫处理后事体现对长辈了解,金岳霖遗愿简单,但他生前情感复杂。安葬八宝山让金岳霖不孤单,后人称赞这点。金岳霖故事流传,提醒人感情理性重要。他的书影响后辈,哲学界还研究他观点。梁从诫这举动成了佳话,显示人性温暖。
为什么鲁迅当年以一己之力喷了整个整个文化圈?说白了还是他们私德有亏。你以为冰
【215评论】【1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