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之夜二人同房时,她竟然拿布条把自己和英雄绑在了一起,这是为何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李玉枝与麦贤得的故事是中国当代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佳话。 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嫁给一级伤残战斗英雄麦贤得。 这个决定背后,是她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家庭的责任担当,也展现了一个普通女性不平凡的勇气与爱心。 麦贤得出生于1945年广东的一个渔民家庭。 蔚蓝的大海见证了他的成长,咸涩的海风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 他的家族三代人都曾遭受过外国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这些苦难的经历让麦贤得从小就立志要报效祖国。 1961年,还在读初中的麦贤得就加入了公社劳动队,后来成为一名民兵。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汹涌的潮水中,成功抢救了三千斤粮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1964年,麦贤得如愿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 在训练场上,他总是最刻苦的那一个,汗水浸透了他的军装,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他很快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本领,成为连队里的佼佼者。 1965年8月,在东山岛海域执行任务时,麦贤得所在部队发现两艘台湾国民党舰艇闯入我国领海。 在激烈的海战中,炮弹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麦贤得头部被弹片击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 但他坚持战斗三小时,直到取得胜利。 这次战斗让他荣获"一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 然而,战斗留下的创伤严重影响了麦贤得的健康。 他智力受损,语言和行动能力都受到很大影响,还时常突发癫痫。 虽然部队和家人都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的婚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在那个年代,很少有人愿意嫁给一个需要长期照顾的伤残军人。 李玉枝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作为公社妇女干部,她第一次听到麦贤得的事迹时,就被深深打动。 她想象着那个在炮火中坚持战斗的年轻战士,内心涌起无限的敬佩。 尽管父母反对,她仍然坚持与麦贤得见面。 第一次见面时,麦贤得因右侧肢体萎缩走路困难,说话也不清楚。 但李玉枝从他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英雄的气概。 1971年,两人结为夫妻。 新婚之夜,红烛高照,本该是甜蜜的时刻,麦贤得却突发癫痫。 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不小心伤到了李玉枝。 醒来后,麦贤得看着妻子手上的伤痕,内心十分痛苦,声音哽咽地提出离婚。 但李玉枝坚定地握着他的手说: "我要照顾你一辈子。" 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李玉枝开始学习护理知识,她找来各种医学书籍,常常熬夜研读到凌晨。 她掌握了各种急救方法,晚上睡觉时,她用柔软的布条将两人的腿绑在一起,这样麦贤得发病时她就能立即察觉并及时施救。 在李玉枝的精心照料下,麦贤得的病情逐渐好转,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孩子,李玉枝总是耐心地向孩子们解释父亲的病情。 在温暖的灯光下,她给孩子们讲述父亲战斗的故事,告诉他们父亲是国家的英雄。 孩子们不仅不害怕父亲,反而以父亲为榜样,长大后都选择了参军报国。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麦贤得的身体状况大为改善。 2017年,麦贤得被授予"八一勋章",2019年又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在颁奖典礼上,麦贤得紧紧握着李玉枝的手,眼中闪着泪光。 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李玉枝无私的奉献和坚守。 李玉枝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的爱情,什么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她不仅是麦贤得的妻子,更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 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 如今,每当夕阳西下,人们常常能看到这对老夫妻携手散步的身影,他们相视而笑的画面,成为社区里最动人的风景。 主要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模范军嫂李玉枝:英雄的妻子亦英雄)
日本最新民意“如小泉进次郎成为首相,日本立刻完蛋”根据日本最新JNN民意调查,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