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泾清(1905—1936)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创建者之一和著名抗日英烈。他31岁便壮烈牺牲,生命虽短暂,但事迹英勇感人。[祈祷][祈祷][祈祷] 孟泾清出生于山东。1931年,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期间(机械制造专业),接受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孟泾清受党组织委派,于1932年2月到吉林王德林的抗日救国军中工作。他不久被任命为救国军参议长,并在救国军中秘密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 他不仅在战斗中冲锋在前,还非常关心战士,甚至自己创作抗日歌曲教给战士们传唱,激发爱国热情。1932年3月,他参与指挥了镜泊湖墙缝沟伏击战(又称墙缝战斗),重创日军。 孟泾清非常注重建设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 · 1932年春,他将宁安县委农民暴动的30多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宁安工农义勇队。 · 1933年1月,救国军补充团改编为抗日游击总队,孟泾清任政委。不久后部队转移至宁安,改编为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李延禄任军长,他任政委。这支部队成为后来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的前身之一。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孟泾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1932年向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提出建议并获批准,在东宁三岔口建立了一座兵工厂。他亲自动手,教士兵们拆卸、修理、组装枪支,修复了大量在战斗中损坏的武器,如镜泊湖战斗中缴获的1500支残损步枪,为部队提供了宝贵的武器装备。 1935年,孟泾清调任吉东特委,先后担任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领导延吉、宁安和松花江以东各县的抗日斗争。他的工作从军事斗争转向了地下活动和地方党组织的领导。 1936年2月,由于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罗英叛变投敌,孟泾清不幸在牡丹江被捕。日军对他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企图获取党的秘密,但孟泾清坚贞不屈,严词拒绝。在遭受了酷刑折磨后,他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孟泾清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东北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孟泾清被民政部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在牡丹江铁岭河南山的烈士陵园,青松翠柏间,长眠着这位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优秀军事干部和政治工作者。他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万能生活指南#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孟泾清(1905—1936)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创建者之一和著名抗日英烈。他31岁
史迹奇闻号
2025-09-12 11:19:1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