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9 月 16 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写道:“访问耶路撒冷期间与人质家属见面,让我感到十分沉重。他们的故事令人心碎,令人难以理解。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太久了。哈马斯必须立即释放所有人质,无论生死。” 鲁比奥似乎满是人道主义关怀,对以色列人质家属的遭遇感同身受,可只要稍微深挖一下,就能发现他这番言论背后满满的双标与虚伪。 鲁比奥将所有的同情都一股脑儿地给了以色列人质家属,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错,毕竟人质被扣押,家属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确实值得同情。 但令人愤慨的是,他却对加沙地带正在发生的惨绝人寰的 “人类浩劫” 选择了视而不见。在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下,加沙地带早已满目疮痍,大量无辜民众失去了生命,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根据相关报道,加沙地带的死亡人数已经数以万计,这些鲜活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他们的家园被夷为平地,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可鲁比奥对这些情况却只字不提,在他口中,加沙民众的苦难仿佛不存在一般,这种选择性的关注,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本质。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以色列都对卡塔尔首都发动袭击了,鲁比奥不但没有对以色列的这种严重违反国际法、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进行谴责,反而急匆匆地跑去以色列站台撑腰。 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的袭击,严重威胁到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然而,鲁比奥却站在了以色列一边,无视以色列的暴行,继续强调哈马斯必须释放人质。他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实在是让人不齿。他口口声声要求哈马斯释放人质,却对以色列的暴行选择性失明,完全就是双重标准。 回顾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一贯表现,就会发现鲁比奥的这种双标行为绝非偶然。长期以来,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始终扮演着不公正的角色,一直偏袒以色列。 从军事援助方面来看,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从未间断,并且在 2025 年还有显著升级。美国不仅为以色列的国防提供保障,还助力以色列增强军事行动能力,默许其巨额军事采购的推进。 这种行为无疑是在为以色列的军事冒险行为 “撑腰打气”,让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更加有恃无恐。 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的偏袒行为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频繁动用否决权,阻挠任何针对以色列的停火呼吁。 2025 年 6 月 4 日,美国否决了呼吁 “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的决议草案;过去,美国还否决了阿尔及利亚提出的 “人道停火” 决议,以及巴西等国提出的涉及人道救援的草案。 美国的这些做法,完全无视了联合国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也让巴以冲突难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得到解决。 32 年前,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美国白宫南草坪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这份协议曾给巴以和平带来了一丝曙光。然而,美国在后续的巴以问题处理过程中,始终强调以色列 “安全优先”,却无视巴勒斯坦人的存在权、自由与独立。 在这种偏袒政策下,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继续扩大定居点,巴勒斯坦领土被进一步割裂,《奥斯陆协议》的初衷逐渐被破坏,巴以和平进程也变得遥遥无期。 如今,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的行为也越发不满。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 “两国方案” 的纽约宣言,美国和以色列却对决议投了反对票。 这一事件充分表明,美国和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已经与国际社会的主流态度背道而驰,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鲁比奥作为美国的国务卿,本应该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推动巴以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为实现巴以和平做出积极贡献。 但他却延续了美国偏袒以色列的错误做法,其双标行为不仅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如果美国真的想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摒弃这种双重标准,以公正、客观的立场推动巴以双方实现和平共处。否则,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只会让其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孤立,也会给巴以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多的苦难。
北京时间9月16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写道:“访问耶路撒冷期间与人质家属见
天天纪闻
2025-09-17 15:42:09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