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方一谈完,美国财长当着全球向欧洲喊出一句话,欧盟各国集体懵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当着一众欧洲媒体的面毫不客气地说,美方不会单方面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加征新关税,除非欧盟各国率先以这个理由对华征收高关税。 这一番话,可把欧盟各国置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让大家集体懵了圈。 咱们先把时间往前拨一点,看看中美之间的情况。 9 月 14 日至 15 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第四轮经贸会谈。 在这次会谈里,双方就 TikTok 等大家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且有建设性的沟通。在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 TikTok 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不过,像是实质性降低关税这类关键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涉俄能源贸易的 “二级关税” 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在马德里会谈刚结束,贝森特就迫不及待地向欧洲喊话了。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想让欧洲先冲在前面,对中国和印度下手,美国再跟进。 贝森特还批评了一些欧洲国家,说他们还在购买俄罗斯石油,有的国家以折扣价买俄罗斯原油,然后在印度精炼成成品油,这简直就是在给俄罗斯的 “战争机器” 提供资金。 他甚至还宣称,如果欧洲对俄罗斯石油的买家征收高额的 “二级关税”,俄乌战争在 60 到 90 天内就能结束,因为这能切断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他还吹嘘,美国之前以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实施的关税措施,让美印谈判有了 “实质性进展”。 美国这一招,其实是想把欧洲拉下水,让欧洲当 “炮灰”。美国自己也清楚,要是单独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 之前特朗普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关税加征措施,尤其是 2025 年 4 月 2 日宣布的 “对等关税”,对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巨大。结果呢,这关税大棒挥了大半年,效果却没达到预期。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美国自己反倒被高通胀和供应链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所以这次,美国想拉着欧洲一起,分担风险,还能把责任推给欧洲。 再看看欧洲这边的情况。欧盟很多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关系非常紧密。比如说,德国汽车、法国化工、意大利机械等产业,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很深。要是欧洲真的听美国的,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那这些欧洲企业可就要遭受重创了。 而且,欧洲一些国家现在还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就算是有部分国家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要完全切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像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内陆国家,在石油禁令上还获得了临时豁免。 自 2022 年对俄制裁生效以来,俄罗斯原油在欧盟进口中的比例,虽然从冲突前的 27% 下降到了去年的约 3%,但能源问题依旧是欧洲的一块心病。要是因为对中国加征关税,再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欧洲可承受不起。 另外,欧洲和印度也有着自己的经贸利益考量。欧洲正和印度积极谈自贸协定呢,这时候突然对印度加征关税,显然是自相矛盾,会破坏双方的合作关系。 所以,欧洲在这个问题上非常纠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听美国的吧,自己经济利益受损;不听美国的吧,又怕得罪美国这个盟友。 对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早就表明了态度,中方一直反对以所谓 “涉俄” 为由,对中国采取经贸限制措施。美方这次胁迫相关方面,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加征 “次级关税”,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为,严重违反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还可能对全球贸易和产供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中方坚决反对。 要是有任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中方肯定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这番话,看似是在谈关税,实际上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算计。这不仅让中美欧三边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复杂,也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接下来,就看欧洲各国怎么应对美国的这一要求了,而中美欧之间的经贸博弈,估计还会持续下去,后续的发展,也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
【33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