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入场了!就在卡塔尔还在犹豫如何 “报复” 以色列时,巴基斯坦总理已经带着 “全力支持” 的承诺,直接飞抵了多哈! 2024 年 11 月的多哈清晨,夏巴兹的专机刚滑进停机坪,卡塔尔首相塔米姆就带着国防大臣、能源大臣等一众官员迎了上去 —— 以往这类外交访问,卡塔尔最多派外交部次官接机,这次的阵仗透着不一般。 两人没走常规的欢迎通道,直接钻进了停机坪旁的防弹轿车,半小时后,卡塔尔国防部官网就挂出消息: 巴方将向卡塔尔派遣一支 120 人的陆军顾问团,协助卡塔尔军队完善防空体系,首批人员 48 小时内抵达。 这可不是空架子。当天下午,巴基斯坦空军就公布了航线调整计划:6 架 “枭龙” Block3 战机从卡拉奇空军基地起飞,经伊朗领空飞往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随行的还有 3 架载着雷达配件、导弹维护设备的运输机。 卡塔尔空军参谋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直言:“这些战机将加入我们的日常巡逻,重点监控靠近加沙方向的空域,巴方还会帮我们把现有防空导弹的反应速度提升 30%。” 对比之下,沙特、阿联酋之前的 “支持” 就显得虚浮。 就在夏巴兹访卡前一周,沙特国王萨勒曼在伊斯兰合作组织会议上痛斥以色列 “无视人道”,可会议结束当天,沙特阿美公司就照常向以色列最大的石油进口商运送了 30 万吨原油;阿联酋更甚,一边在联合国安理会呼吁 “停火”,一边偷偷和以色列科技公司签了 5 亿美元的无人机采购协议。 究其根本,沙特的 F-15 战机维护全靠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程师,阿联酋的核电站建设离不开美国通用电气的技术支持,他们敢怒不敢动,怕的是美国断供卡脖子。 巴基斯坦却没这顾虑。夏巴兹在与塔米姆的会谈中,直接拿出了两份协议: 一份是军事合作,巴方不仅派顾问、送装备,还承诺开放国内的空军训练基地,供卡塔尔飞行员进行实战化演练; 另一份是能源协作,卡塔尔将以低于国际市场价 15% 的价格,向巴基斯坦供应液化天然气,为期 5 年,同时帮巴建设两座天然气处理厂。这是实打实的互利 。 卡塔尔靠巴方撑硬气,巴方靠卡塔尔缓解国内能源危机,比单纯的 “口头声援” 牢固得多。 以色列很快有了反应。夏巴兹访卡后的第二天,以色列国防军就宣布 “暂停对加沙南部的大规模空袭”,原本计划部署在约旦河西岸的两个装甲旅,也临时调整了部署方向。 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上罕见地提到了巴基斯坦:“我们需要关注巴方在卡塔尔的军事动向,避免局势升级为区域冲突。”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还紧急约谈了美国驻以大使,希望美方出面施压巴基斯坦,可美方的回应却很含糊 —— 此时美国正忙着协调欧洲盟友应对乌克兰局势,根本没精力在中东再树一个有核武的对手。 卡塔尔的腰杆也硬了起来。11 月中旬,卡塔尔能源公司宣布,暂停向以色列最大的化工企业供应天然气,理由是 “该企业涉及向以色列军方提供原材料”。 以往卡塔尔做这类决定前,都会提前和美国通气,这次却直接单方面行动。 美国驻卡塔尔大使找上门交涉,卡塔尔外交大臣只回了一句:“我们有权利决定和谁做生意,就像巴基斯坦有权利决定和谁合作一样。” 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的入场让中东格局多了新变量。阿曼、科威特等国随后纷纷联系巴基斯坦,希望加入巴卡之间的防空协作体系; 伊朗外交部也发表声明,称 “欢迎巴基斯坦在中东发挥建设性作用”,并表示愿意开放领空,方便巴方向卡塔尔运送物资。这些国家之前要么怕美国制裁,要么怕以色列报复,如今有了巴基斯坦这个 “有核武、能实战” 的伙伴,终于敢迈出反制的步子。 夏巴兹在多哈待了 48 小时,离开时带走了三份合作文件,留下的却是中东局势的新平衡。 对卡塔尔来说,有了巴基斯坦的军事兜底,不用再在 “反以” 和 “怕制裁” 之间摇摆;对巴基斯坦来说,靠这次合作不仅缓解了能源压力,还在中东挣到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以往中东国家多把巴基斯坦看作 “中国的伙伴”,现在却意识到,它本身就是能在区域博弈中挑大梁的玩家。 现在再看加沙周边的局势,已经不是以色列一家说了算。 卡塔尔的防空雷达旁多了巴基斯坦顾问的身影,“枭龙” 战机的巡逻航线覆盖了以色列战机以往的空袭通道,连美国在中东的盟友都开始重新掂量: 以后跟美国走到底,还是跟巴基斯坦这样的区域强国多搭线?巴基斯坦这一步棋,没喊什么 “反以” 口号,却用实打实的合作,悄悄改变了中东的游戏规则。 信源:巴基斯坦总理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央视新闻
这就是美国纵容以色列后果? 很多人都想错了,都以为,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结束了,
【1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