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湖南邵阳,一所乡村小学里一年级只有一个小男孩,而整个学校也才14个学生

邻家大侠 2025-09-18 08:42:53

“心酸!”湖南邵阳,一所乡村小学里一年级只有一个小男孩,而整个学校也才14个学生,老师表示,虽然学生少,但是他们和其他学校一样,语数外,体音美都有,学生们在学校也很开心。 ​​ 回想我们六零七零后那时候的农村小学,一到五年级一百多二百人,每天书声朗朗,欢歌笑语,如今村小没有了,也没有学生老师了,农村也不热闹了! 一对师生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念拼音,声音脆生生的,却衬得整个校园更安静。她的课桌前没有邻座的小伙伴递橡皮,操场上跳皮筋时也只能自己数着节拍,可镜头扫到她脸上,分明挂着没心没肺的笑——大概孩子还不懂,这份“开心”里藏着多少成年人的无奈。 六零七零后的记忆里,村小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天刚亮,石板路上就挤满背着布书包的孩子,教室里的读书声能飘到二里地外,放学铃一响,整个村子都成了游乐场,跳绳的、滚铁环的、追着狗跑的,闹得田埂上的野草都跟着晃。 可现在再回村里,那些爬满牵牛花的教室要么锁着锈迹斑斑的门,要么改成了杂物间,连当年刻着“好好学习”的黑板,都被岁月磨得看不清字迹。 这不是邵阳一所学校的困境,是无数乡村的共同缩影。年轻人带着孩子往县城、市里跑,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也为了更便利的生活。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少数舍不得走的家庭。 村小的学生越来越少,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时代的潮水正推着教育资源向城市聚拢。就像老人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这“高处”的光亮,却照得乡村教育的角落有些冷清。 有人说村小该撤并,集中资源办更好的学校;也有人说该留住,那是乡村最后的“烟火气”。那个一年级的小女孩,若干年后会不会记得,自己曾是一所学校的“独苗”?她会不会知道,自己的朗朗书声,是这方土地对教育最执着的回响? 或许我们该想想,当乡村的书声渐渐淡去,消失的仅仅是一所所小学吗?那些藏在晨读声里的童年,那些刻在校园里的乡愁,又该去哪里找回来?农村小学变迁 小学生数量下降 小学生数量下滑 村小学的孩子 一年级小男生 农村小学师生 永州小学生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心随琴动

心随琴动

1
2025-09-18 10:12

没办法的,人都进城了,我们村小学关停都二十多年了

邻家大侠

邻家大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