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快要被玩坏了!很多人还以为,波兰关境,只是暂时的。错了!真相是,除了波兰的“政治碰瓷”,俄罗斯海关长达两个月的“超长查验”,和欧盟对“军民两用产品”的“扩大化”审查,这三把刀,已经把这条“钢铁驼队”,逼进了死胡同! 2025年9月刚过中旬,波兰因为所谓的无人机事件,干脆把和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给封了,这一封不要紧,直接卡住了中欧班列的脖子。要知道,差不多九成的中欧班列都得经过波兰境内的马拉舍维奇站才能进入欧盟。 现在这个关口一瘫痪,三百多列满载货物的班列全堵在了白俄罗斯境内动弹不得。车里装的可都是欧洲那边急着用的电子产品、汽车零件,还有纺织原料这些东西。眼瞅着货送不到,西欧的厂商急得团团转。 波兰这一手玩得挺绝,说是为了安全考虑,实际上把中欧班列当成了筹码,他们心里清楚自己这个"欧洲十字路口"的地位多重要。 但这么一闹,供应链成本直接涨了15%,虽然后来咱们外长去华沙谈了之后,波兰承诺会保障通道畅通,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事儿没那么容易解决。边境关闭的影响至少得持续到9月底,后续会不会再出幺蛾子还不好说。 这边波兰的麻烦还没解决,俄罗斯海关那边又给添了堵,从2024年10月开始,途经俄罗斯的集装箱就开始出现滞留。有些货从去年10月出发,到今年1月还没到欧洲,在路上整整堵了三个月。虽说春节之后情况好了点,但这阴影还没散去。 其实这里面有部分原因是咱们这边报关太简单了,就填个大类,人家海关根本不知道箱子里具体装的啥。再加上个别企业确实发了些敏感货物,俄罗斯那边不得不严查。可这么一查,整个运输时效就下来了。本来指望班列比海运快,现在动不动就延误个把月,谁还敢用? 更要命的是欧盟那边的政策越收越紧,2025年7月,欧盟通过了对俄罗斯的第十八轮制裁,里面专门提到要加强军民两用物品的出口管制。说是要打击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可这管控范围一扩大,麻烦就来了。像什么数控机床软件、无人机控制器这些东西都被列进去了。 问题是,很多民用产品和军用技术就差一层窗户纸,现在这么一搞,咱们出口的不少高附加值产品都得卡在欧盟边境接受审查。企业稍微不注意,货就可能被扣下来。 这几重打击下来,中欧班列的运量大不如前,2024年11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就出现了少见的负增长,去程班列同比下降了2.9%。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情况更糟。去程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同比跌了足足22.5%,发送的标箱数更是减少了近四分之一。 要知道,俄乌冲突前中欧班列对欧业务占比能到45%,可到2024年底,这个比例已经掉到15%左右了。 货运量跌了,价格也跟着往下走,2022年那阵子,班列价格一下子就降了10%到30%。有些货主干脆就不发货了,全国各平台的撤舱率高达50%。这生意做的,运费收不上来,铁路计划也执行不下去,运营方头疼得不行。 现在国铁集团也在想办法,他们打算编制新的全程时刻表,还准备降低班列的编组辆数,最低45辆就能发车,这样能灵活点。同时还在和境外铁路协商,想办法降低运费吸引货源。更重要的是,咱们开始加速布局南通道,打算经土耳其、黑海进入巴尔干,绕开波兰这些麻烦地方。毕竟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说起来也挺感慨,中欧班列这些年发展得多不容易,从无到有,累计开行都突破11万列了,货值超过4500亿美元。国内128个城市都开通了班列,能到欧洲26个国家的229个城市。现在却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政治因素,搞得举步维艰。 那些曾经靠着中欧班列发财的企业现在也在调整,以前主要往德国、波兰发货,现在不得不转向其他线路。高附加值的货物占比虽然超过60%,但运输风险比以前大太多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这些"新三样"想靠班列运出去,还得先过欧盟审查这一关。 说到底,中欧班列现在的困境就是各种政治因素搅和出来的,波兰想靠这个要价,俄罗斯那边为了安全不得不严查,欧盟又在旁边层层加码。这三把刀下来,把这条曾经风光的"钢铁驼队"逼得够呛。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现在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德国这些国家设了子公司,专门组织双向货源。95306"数字口岸"系统也用上了,通关时间从半天缩短到半小时以内,最快几分钟就能搞定。加上正在布局的新通道,说不定过阵子就能找到新的出路。毕竟这么重要的贸易通道,不会真的被这些麻烦事给彻底堵死。
“中欧班列”,快要被玩坏了!很多人还以为,波兰关境,只是暂时的。错了!真相是,除
冷紫叶
2025-09-18 13:3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