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嘴硬”到千万套交付:余凯揭秘地平线十年逆袭与特斯拉竞速之路

傲易说汽车啦 2025-09-18 16:22:05

采访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的一些观点,摘录了些。

- 地平线从当年一个非常小的公司,做征程2、征程3、征程5都是紧巴巴的。征程5被业界诟病 CPU 算力不足。当时我嘴硬说因为我们相信业界会走向端到端,CPU算力没那么大,其实是因为当时我们没钱买那么大的 CPU 的 IP。

- 地平线踏踏实实地做前视一体机和高速 NOA,没有干那种叫好不叫座的事情,而是做铺量的事情,所以能够让我们交付 1000 万套产品,也养活我们,支撑我们上市,这也是一种「耐得寂寞」,因为我们没有去做明星(产品),更早地去做城市 NOA,肯定更吸引眼球。

- 创业的第一性原理是思考你的客户是谁,而不是你有什么技术。对于一个技术人员创业,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一下子就做了许多决定。那些决定在那会儿看起来都很大,而且很难,砍了很多业务,但是内心变得很干净,有种「想明白了」的感觉。从 15-19 等于做了四年的摸索,很痛苦。

- L3 在 2025 年落地是没有共识的,我个人偏保守些。但是友商能做到的话,我乐见其成。

- Super Drive 是四五年前取的名字,内部讨论过是不是要取个新名字。我认为不行,要继续干。但是 Super Drive 对老百姓来说,太拗口了,按我想法就叫 HSD (Horizon SuperDrive)。

- 特斯拉很厉害,而且每件事做得都让人有高级感。你可以说他总是吹牛,很多事情总是 delay,但是确实是像唐吉坷德那样,一直去挑战,他是有真的信仰。

- 我们在 2016 年就提出端到端,2023 年发表论文端到端 UniAD 拿了 CVPR 的最佳论文奖。先天的资源和资质确实让我们没办法做全世界的引领者。我们还是「小米加步枪、农村包围城市」发展起来的。

- 最新版的 HSD 尹总(奇瑞尹同跃)还没体验过。今年 3 月,尹总在北京体验了地平线的 HSD,我说往东走,结果尹总怕被套路,偏要向西,一路都是他自己打点。体验一直从上午 9 点持续到 12 点。

- 特斯拉 FSD 城市工况,差不多 70-100 km 一次接管。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年底达到这个水平。

- 坚信三年内脱手、5 年内可以闭眼开、10 年内可以上车睡觉。中国的最高水平和特斯拉双星闪耀。

- 回望 2015 年创业目标,目前的状态感觉是基本向着目标稳步发展。最重要的业务汽车业务,在中国的话跑在了前面;面向服务机器人,我们也是第一大供应商,最近的 insta360 无人机大卖,里面的主控芯片是我们的。包括出口的割草机,大家用的扫地机,里面很多芯片都是我们的。我们已经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老百姓、社会做贡献,我们还是蛮开心的。我是个保守的人,所以对自动驾驶这十年的发展,我觉得跟我想的差不多。

- 地平线明年(2026)将推出舱驾一体芯片,我们会走向整车智能计算。

智能驾驶大v聊车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傲易说汽车啦

傲易说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