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看,国民党下一届主席会是谁,但从大陆邀请洪秀柱参加

云海澄碧翠 2025-09-18 16:50:21

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看,国民党下一届主席会是谁,但从大陆邀请洪秀柱参加阅兵,到这次邀请苑举正和周锡玮,来参加“重庆•台湾周”可以看出,我们早就已经用“官方邀请函”,替国民党选出了,谁才是我们真正想对话的人! 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正在重塑北京的对台策略,核心变为不再是跟哪个党派打交道,而是重新划定了“谁有资格上桌吃饭”的标准。 过去那种看机构、看背景的交往模式,正在快速失灵,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看重个人行动和价值认同的全新认证体系。 这说明大陆的对台思路,已经从宏大的政治舞台剧,转向了更讲究实际、更精准的“个体价值投资”,北京的策略变通了,这也是对国民党,这个老牌渠道的深度失望。 这个党作为政治中间人的“信用”,早就因为内部的混乱和高层的投机性,被自己给玩坏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的两岸服贸协议,本来是好事,结果呢? 国民党内部一些人,因为害怕丢选票,瞻前顾后自己就把自己“绊倒”了,硬生生把一个大利好拖垮,这一下就暴露了他们“说话不算数”的本质。 这种毛病从上到下都一样,马英九的“不统不独”被看作是打太极,朱立伦在美国和大陆之间摇摆,被贴上了“变色龙”的标签。 大家看明白了,跟这帮心里只有“选票”,没有“国家”的“老油条”谈统一,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所以这个曾经的沟通渠道,现在被看成是一个效率低下、充满变数的“负资产”。 绕开它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旧的门关上了,新的门槛也立了起来,现在一个人的党派身份,远远没有他具体做了什么、立场如何来得重要。 新的“资格”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不是娘胎里带的,比如这次九三大阅兵,就邀请了台岛部分人前来参加,洪秀柱就是其中的代表,大陆愿意邀请她参加,就足以证明大陆对她是有信任的。 还有在大学里的资格,就是“忠于史实”,台湾苑举正教授,没人关心他什么派别,大家看重的是他敢在课堂上,依据郑成功的史料,清清楚楚地讲明白“两岸一家”的历史,在文化圈你的资格是“忠于传承”,他同样也受邀参加了九三大阅兵。 台岛的木雕师傅黄志隆,有人想拉他搞“去中国化”,他直接拒绝,还跟大陆师傅一起创作《两岸同根图》,这行动就是他最好的名片。 还有两岸之间的经济场上,资格的核心标准更直接,要“创造共同利益”,不管是前地方官周锡玮,带着台湾茶农把茶苗种到福建去。 还是昆山那群台商老板,组建联盟帮小厂融入大陆的新能源产业链,他们都在为两岸老百姓创造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因为立场鲜明、干事实,被看作是信得过的“实在人”,是真心实意为两岸融合跑腿的“统派”,自然就拿到了和大陆直接”对话与合作“的“入场券”。 这种去掉中间商的“精准滴灌”模式,不只是摆个姿态,更是一场追求高效率和看得见红利的实践,让你知道绕开那些僵化的体制,潜力有多大。 农业方面由周锡玮促成的茶农合作,让两岸农民的口袋里都多了钱,这比喊一万句口号都有用,再看高端制造,昆山台商提了个参与光伏标准的想法。 三个月三家台企就跟大陆巨头签了约,这效率简直拉满,文化交流也是,一件合作的木雕,在网上就能点燃,台湾年轻人的共鸣和效仿,这种文化上的吸引力,是官方宣传很难做到的。 大陆这套“新玩法”就是一场“阳谋”,规则明明白白地摆在桌上,谁能为两岸的融合发展带来实打实的价值,谁就能“上桌吃饭”,那些想两头讨好、左右逢源的“投机客”,注定被晾在一边。

0 阅读:237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