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红磡工业大厦里传来金属撞击声。十名蒙面人抡着液压剪,三十秒就剪开了“

在心里种鲜花 2025-09-18 19:13:19

清晨五点半,红磡工业大厦里传来金属撞击声。十名蒙面人抡着液压剪,三十秒就剪开了“永成珠宝工场”的电动闸门。他们分工明确:四人持刀控制现场,六人直扑二楼密室。这个需要双重密码和指纹验证的黄金存放室,此刻像被施了魔法般被轻松打开,65公斤金条、金砖和金粉被装进麻袋,连保险箱里的三万现金都没放过。等工人被反锁在门外报警时,劫匪早已消失在监控盲区。 这起价值半亿的黄金劫案,把香港“亚洲最安全城市”的金字招牌砸出了裂缝。劫匪没动枪没喷胡椒,光靠精准踩点和反侦查手段就完成犯罪,比电影里更像商业策划。更讽刺的是,工场正门到电梯间五十米路段竟没装监控,这低级失误让天眼系统成了摆设。 细数香港近年黄金劫案,从2016年粉岭劫匪用胡椒喷雾抢走2268万金条,到这次“无暴力高智商”作案,犯罪手段升级得让人心惊。金价三年涨了18%,打金工场安防却只有银行三分之一标准,粤港澳销赃网络又成熟,这哪是抢劫?分明是精心计算的套现游戏。 警方连夜追查三辆可疑车辆,悬赏十万征集线索,可黄金早被熔成金粒混进电子元件走私了。立法会紧急提案要强制高价值场所装生物识别门禁,但小作坊为主的工业大厦,升级安防谈何容易? 看着西九龙重案组通宵调监控的身影,突然想起九零年代劫匪扛AK47和警察对射的新闻。现在武器换成液压剪,对抗变成数据战,可受害者的眼泪没变,市民的安全感却在数据流里悄悄蒸发。 这起劫案像面镜子,照出科技犯罪时代传统安防的无力。当黄金变成加密货币式的流通工具,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定义“安全城市”的标准?留言说说,你家附近的金店安防够硬核吗? (案例来源:新浪微博)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在心里种鲜花

在心里种鲜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