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日本那边又传来个坏消息——卖到美国的货物,已经连续五个月越

康安说历史 2025-09-18 22:41:40

9 月 17 日,日本那边又传来个坏消息 —— 卖到美国的货物,已经连续五个月越来越少。 日本财务省当天甩出来的贸易数据看得人直皱眉。8 月对美出口额同比跌了 13.8%,直接滑落到 1.39 万亿日元。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彭博社扒出来说,这是四年多来最惨的单月跌幅。更糟的是,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跌势根本刹不住车。 谁都知道日本经济靠出口吃饭,可现在最能打的产业全蔫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了对美出口的三分之一,如今却成了重灾区。 丰田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只能咬牙降价,三菱和马自达更直接,干脆砍掉那些不赚钱的低价车出口。这些曾经让日本骄傲的 “移动钱包”,现在成了拖累经济的包袱。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怪美国。嘴上喊着 “盟友”,下手却比谁都狠。今年先是把日本汽车关税加到 25%,后来虽然降到 15%,但这点让步根本不够填坑。 高盛早就预警过,就这关税力度,日本车企的利润得腰斩一半。更绝的是美国搞的 “制造业回流”,明摆着就是要把日本车企在美国的蛋糕抢走,逼着他们把工厂搬去美国本土。 可日本自己就没毛病吗?看看他们的制造业白皮书就知道,这些年把生产基地一个劲往海外挪,本土出口能好才怪。 汽车、半导体设备这些看家本领,现在连美国市场都守不住。反观中国这边,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跑得正欢,日本的技术优势早就不是铁板一块。 贸易逆差这事儿更头疼。8 月单月逆差 2425 亿日元,进口降得比出口慢,等于钱哗哗往外流还赚不回来。这时候才想起着急?早干嘛去了?上半年对美顺差还有 4.13 万亿日元,可架不住美国关税说加就加,谈判桌上日本想争取点豁免权都被怼了回来。 美国这波操作真是把 “宰盟友” 写在脸上。关税政策变来变去,一会儿说 25%,一会儿降到 15%,还搞出个 “多退少补” 的退款机制。 可日本企业哪敢信?东京中西研究所算过,就因为关税政策拖拖拉拉,日本车企每个月得多掏 1000 亿日元成本。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被按着头交保护费。 更尴尬的是日本自己的应对。喊着要开拓新市场,可半导体制造设备、建筑机械这些产品对美出口全都在跌。 三菱、马自达削减低价车出口,转头想往东南亚卖,可那边早就被中国和韩国的车企占了地盘。丰田降价保销量,利润薄得像张纸,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撑不了多久。 日本经济产业省不是没喊过要搞尖端技术提升竞争力,可光说不练假把式。人家中国这边数字孪生技术都用到水利工程了,日本还在为保住美国市场降价赔本赚吆喝。 亚投行给菲律宾批钱修泵站好歹是搞基建,日本倒好,企业利润被关税啃掉一大块,政府还拿不出像样的对策。 说起来日本也是活该。这些年把经济安全全押在美国身上,汽车出口占总出口量的三成以上,利润占比更是高达 55%。现在美国翻脸不认人,日本就像被抽了主心骨。当初跟着美国吆喝搞 “经济脱钩”,现在自己先尝到苦头了。 看看那些数据就明白,问题根本不是偶然。6 月对美汽车出口就跌了 26.7%,7 月接着跌,8 月这 13.8% 的跌幅不过是惯性下滑。 美国海关明说从 8 月 7 日起,日本商品关税统一按 15% 算,管你之前是 0 还是 5%,统统补足差额。这种明抢式的贸易政策,日本除了忍着居然没别的办法。 更讽刺的是,日本一边对美出口掉链子,一边对华出口也没好到哪去。6 月对华出口降了 4.7%,有色金属、半导体设备这些曾经的强项全都卖不动。想两头讨好,结果两头受气。 现在日本企业算是被逼到墙角了。要么像丰田那样降价保市场,要么学三菱减少出口,要么把工厂搬到美国去。可不管选哪条路,吃亏的都是日本自己。搬去美国等于把就业岗位送出去,留在本土就得忍受利润缩水。 曾经靠着汽车和电子设备横扫全球市场的日本,如今连美国这个最大盟友的市场都守不住。连续五个月的出口下滑不是天灾,是人祸叠加的必然结果。美国用关税大棒敲打的时候,可没念过半分盟友情分。 日本要是还不清醒就真晚了。把所有鸡蛋放在美国这个篮子里,现在篮子漏了才想起慌神。与其抱怨美国不讲情面,不如好好看看自己的制造业到底丢了什么。是技术优势没了?还是产业链韧性不够了? 国际贸易场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能为了本土制造业回流就对日本下狠手,将来也能为了别的利益继续踩一脚。 日本现在该琢磨的不是怎么求美国手下留情,而是怎么把自己的产业竞争力找回来。连续五个月的出口下滑已经敲响了警钟,再不当回事,恐怕就不是少赚点钱那么简单了。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