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视新闻了!新疆,4500米的高山上,网友偶遇一个塔吉克男孩在向路中间丢石头,便询问“干啥呢?”男孩“干活呢!”网友了解后直接竖起了大拇指,连央视新闻都点赞:年纪虽小,满是担当!为你点赞!
在新疆那片海拔 4500 米的高原之上,男孩与路心那处深坑的交集,绝非一段仅用来记录善举的寻常过往。
它真正引人深思的是,最原始的工具如何能承载起最坚韧的意志,一份纯粹的担当又如何能激起如此深远的回响。
这片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高山路段,周边荒无人烟。小男孩的“工具箱”里,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玩意儿,只有这片土地本身能给予的一切。
路基,是他从附近一块块搬来的石头;覆盖在上面的,是他一锹一锹挖来的泥土。
他的运输设备更显巧思,那是一个绑着绳子的片状物,或许是块铝片,也可能是塑料布。
他就用这个自制的简易拖板,一趟趟把土运到坑边。这种就地取材、化繁为简的办法,本身就是一种与环境共生的智慧。
真正驱动这项“工程”的,不是工具,而是他那颗强大的心。最让人震撼的细节是,他家那把铁锹,根本没有手柄。这意味着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付出加倍的力气。他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前后干了两天。
第一天花了大约两小时,第二天更是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中午十二点。当驾车路过的网友好奇地问他在做什么时,他只是简单地回答:“在干活。”“修路吗?”“是的。”背后动机更是纯粹得惊人:只是希望来往的车辆能好过一点。
这份不求回报的纯粹,在他与网友的互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网友递来的一瓶可乐,他第一反应是礼貌地摆手,“不用了,谢谢”。当收获称赞时,他也只是腼腆地笑一笑。这份羞涩,反而让他的行动显得更加坚定。
最终,那个大坑被他修补得“非常平整”,一件完美的“作品”诞生了。它对目击者的冲击是巨大的。网友从最初竖起大拇指点赞,到内心涌起一股惭愧——自己因为高原反应着急下山,未能搭把手。
这股惭愧很快化为一种深刻的自省和激励,他感慨道:“要把我人生的坑也都填了。”车上的同行者则直接称呼男孩为“小英雄”。
很快,这个场景通过网络传开,得到了《新疆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的认可,“年纪虽小,满是担当”的评价成了公众的共识。这个塔吉克族小男孩填平的,早已不只是一个阻碍通行的路坑,更是我们这个时代里,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冷漠与隔阂。他的行动,为无数人的内心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