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90后男子经营一家企业,全厂300多工人竟然清一色全是女工。工作上下班

粉墨叔叔 2025-09-21 12:32:13

河南濮阳,90后男子经营一家企业,全厂300多工人竟然清一色全是女工。工作上下班居然根据女工们的时间灵活调整。男子:他们守着家庭出不去,想多给她们机会。 在河南濮阳,有家做菌菇生意的厂子,跟别的工厂比起来,透着股不一样的劲儿,它的货不一般,卖到国内 20 多个省份不说,还能远销到东南亚、中东,2024 年的产值眼看就要冲 1.2 亿元。 但更让人觉得新鲜的是,厂里三百多个干活的,没一个男工人,清一色全是当妈的女工,有的要照顾上学的孩子,有的得陪着家里老人,以前想找份能顾上家的工作,难如登天。 办这家厂的是个 90 后小伙子叫袁帅,从农业院校毕业之后,没留在大城市,反而回了濮阳老家创业,2018 年刚筹备工厂那会儿,他去招聘会招人,亲眼见着个中年大姐跟招聘的人反复商量:“我早上得送孩子去学校,下午能不能早走半小时接娃?” 结果对方摇摇头,说工厂有固定工时没法通融,大姐低着头慢慢走的样子,袁帅记了好长时间,心里琢磨着,这些当妈的不是不想干活,是家里的事把时间拆得零零碎碎,传统工厂朝九晚五的死规矩,根本容不下她们。 后来袁帅跟家里人说,要把工厂办成 “只招女工” 的地方,还得让大家的上下班时间灵活着来,家里人一开始都反对,说 “哪有工厂不打卡、不按点的?工人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活儿谁干?” 可袁帅没松口,他总说:“她们守着家庭出不去,我就是想多给她们机会。” 他知道这些妈妈们缺的不是干活的力气,是一个能兼顾家里的工作缺口。 最后厂里定下的规矩,真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没有打卡机,不查你一天在岗多少小时,就看你能不能把当天该干的活儿干完,有人早上六点天刚亮就来车间,赶在中午十一点前把活儿清完,好回家给孩子做午饭,有人下午两点才到,因为上午要陪老人去医院拿药,赶上孩子放寒暑假,跟厂里说一声,每天少干俩小时,先把孩子送到托管班再回来接着干,厂里也从不为难。 38 岁的张丽霞刚来的时候,连叉车都没碰过,看着那大家伙就发怵,厂里请了专业师傅手把手教她,她自己也肯下功夫,有空就琢磨操作技巧,没几个月就考下了叉车证,现在十分钟就能把一车菌菇箱装得整整齐齐,码得比谁都稳。 28 岁的赵丽以前是全职妈妈,刚进厂时连电脑表格都不太会填,厂里安排了培训,她跟着学慢慢也能帮着做菌种培育的记录,后来还跟着技术师傅学研发,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一小块菌种的培育工作了。 厂里工龄最长的是王桂兰,已经在这儿干了 7 年,她说以前也去过别的工厂,要么因为要接孩子总被说 “不专心”,要么因为家里老人有事请半天假全勤奖就没了,“在这儿干活踏实,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没人管,干起活来也有劲儿”。 袁帅每次去车间,看到女工们熟练地打包、分拣,跟同事聊着孩子的学习、老人的身体,脸上带着笑,就觉得当初的决定没做错。 现在这家厂成了濮阳市的 “就业帮扶示范基地”,墙上贴满了年度优秀女工的照片,有的照片里还带着她们的孩子,那是厂里组织 “亲子开放日” 时拍的,让孩子们来看看妈妈工作的地方。 更让人高兴的是,他们这套 “按活儿算、灵活干” 的法子,还被周边不少地方学了去,到现在已经帮超过 2000 个濮阳的女性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不用再为了上班顾不上家犯愁。 袁帅偶尔会跟人说,其实不是他给了这些妈妈们机会,是这些妈妈们用自己的踏实和能干,撑起了厂子的大半江山。 “她们能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干活也一样细心靠谱,只要给她们一个能顾上家的环境,她们就能把活儿干得比谁都好。” 现在厂里的菌菇生意越做越大,女工们的工资也跟着涨,不少人都说,在这儿干活,既能挣到钱,又能守着家,比啥都强。 (信息来源:河南民生频道)

0 阅读:0
粉墨叔叔

粉墨叔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