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白宫传来消息—— 9月19日下午,特朗普在白宫南草坪签了一份公告:企业每给外籍员工新办一张H-1B,先交10万美元,21号凌晨生效。原话被多家电视镜头抓到:“不想掏10万?那就雇美国人!”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随后补了一句,值不值这个价,公司自己算,不值就别招。 一纸加价的消息,让美国科技圈瞬间天翻地覆。最新规定明确,今后企业再想给外籍员工申请H-1B工作签证,得一次性缴出十万美元“买路钱”,而且政策毫无缓冲猝不及防。 这不是小钱,之前一个签证政府只收几千美元,现在升级到十万,负担一下子飙升,公司资金再多也吃不消。 受冲击最大的是科技行业,那些依赖外籍工程师和开发者的大厂还可能撑一阵,但初创公司账上没多少现金,多出这十万就意味着少招一个技术骨干,一个团队可能直接瘸了腿。 这种突然加码的套路,核心无非就是想逼着公司优先招美国本地人,但问题是美国每年科技和数学岗位的空缺一直不少,光靠本地人根本填不满,其中一大块一直靠H-1B补上。 尤其是印度工程师,过往每年新签证里有七成都是他们,他们在硅谷和大厂里做主力。 一夜之间,新德里那些飞美国的直航机票涨得吓人,有人为了赶政策生效前最后一班飞机拼命抢票,经济舱价格都翻了倍,印度政府都火速找上美国表示担忧。 企业的反应普遍是慌张和火急,大公司立即给在国外巡游或者远程办公的工程师下死命令——能尽快进美国本土的就赶紧订票走人。 中小公司顶多只能干着急,许多初创甚至直接说,这下只能咬牙裁人或砍项目,招新基本不敢想了 像全球IT产业分散,许多企业原本就是全球招人,现在眼看美国门槛直线上升,不少人第一时间考虑是不是要把研发和数据中心往加拿大、爱尔兰或者东南亚搬。 温哥华科技园区、爱尔兰都开始大张旗鼓地对外招揽人才,直接开出“签证免费”来吸引跳槽潮。微软直接把本该十月才预热的欧洲数据中心提档上线,实际就是给自己留后手。 高等院校也跟着心慌,美国STEM专业的钱很大一块仰仗国际研究生付学费和当助理,如果外籍研究生没了未来就业希望,学校很难再吸引到想读高科技专业的新人。 没了这些人的实验室,很多导师直接缺人,项目进度全部受影响,招生办最怕看见的就是学生发邮件问能不能延期入学,现在这样的邮件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这次新规加了个“黄金卡”项目——要么个人花上一百万美元,要么企业砸两百万美元,就能走快速移民通道,说白了是钞能力优先。 虽然白宫放话某些岗位如果极其关键还能豁免十万块,但具体怎么操作谁也搞不明白,小公司根本负担不起。 上到企业人力资源,下到每一个外籍员工,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年头值不值得再赌美国梦?一张签证代价这么高,许多人真的承受不了。 整盘看下来,只要政策真的落地,科技公司用人成本直线上升,本地人才供应却跟不上,这必然会影响到美国整体科技创新节奏。 而且行业人才和项目很可能流向竞争国家,让美国科技的全球引领地位打个问号,真实的后果是什么,恐怕各方还要在动荡中慢慢尝试、慢慢适应。但这次变动,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白宫对华战略全盘崩溃!美媒曝特朗普拜登集体误判中国压根不想取代美国美国外交
【42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