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一男子开车去武汉,好心让朋友搭便车,万万没想到,路上他撞上高速护栏,导

旅游民俗风情 2025-09-22 17:12:06

湖北十堰,一男子开车去武汉,好心让朋友搭便车,万万没想到,路上他撞上高速护栏,导致朋友10级伤残,朋友把他告上法庭,索赔15万,男子崩溃:我就是好心让他搭个便车,没想到却要赔10几万?法院判决出乎意料。 2023年,对于王先生和他朋友张某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两人多年的兄弟感情不复存在,还到了对簿公堂,反目成仇的地步。 原来,王先生有一次开车去武汉,朋友张某得知后,说他也要去,王先生为人豪爽,想都没想,就让张某搭乘自己的便车。 在王先生看来,他开车去武汉,车上座位空着也是空着,就是路上有人拦车要捎一段,他都不会拒绝,何况是自己朋友了,那就好意搭乘,结伴而行吧。 可万万没想到,王某在高速上风驰电掣,因为他操作不当,车子撞向高速护栏,他自己倒无大碍,但导致张某十级伤残。 最终,交警认定王先生全责,张某无责。张某经过治疗,产生15万费用。 在张某看来,他之所以受伤,完全是王先生开车不当导致,所以,看在朋友的份上,他就不要所谓的赔偿了,但是,治疗费得王先生承担。 可王先生委屈不已,他当初让张某搭乘自己的车,是免费的,完全是出于好意,他一分车费都没收,出了事也不是他愿意的,能控制的,张某受伤就应该自认倒霉,咋还跟他索要治疗费呢?这太不讲理了吧? 所以,王先生拒绝支付,张某也没惯着他,既然撕破脸,那他还顾及啥呢,他一纸诉状,把王先生告上法庭,索赔15万。 有人说,你好心是对的,但是你操作不当这个事是你主观的原因,你买单的是你这个操作不当。换句话说如果你水平不够,千万别去好心载别人。 还有人说,我现在天天帮楼上的接他孩子放学,无偿,看了这个新闻,犹豫了。以前看见人跌倒,要考虑“扶不扶”,以后开车,怕是又要考虑“稍不稍人”的问题了。 安全开车是第一位,但免费搭乘的好事就不要做了。社会道德和信任丧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摧毁的! 坐别人车,让别人坐车,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所以双方要明确责任,依法各自承担责任。 现在的很多法规和案件判例,都在提醒公众:不要善心泛滥,好事难做,好人难当,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好。 王先生好心让朋友搭便车,却因操作不当致朋友十级伤残,朋友索赔,二人对簿公堂。 从情理看,王先生免费搭载,初衷善良,遭遇意外实非其愿;但从法律角度,交警认定其全责,就需为过错担责。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好意施惠值得提倡,但驾驶时务必遵守规则、谨慎操作。施惠者不能因“好心”就免除应尽的安全注意义务,接受帮助者也要有风险意识。 大家在传递善意的同时,都应强化安全与责任意识,避免类似纠纷。 那么,法院会如何判决呢? 《民法典》第1217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在本案中,司机王某驾驶非营运小型轿车前往武汉,顺路免费搭载张某,双方构成“好意同乘”关系。 行车途中,因王某不当驾驶导致车辆撞上高速公路护栏,致张某受伤构成十级伤残,交警认定王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依据此条法律,由于王某是免费搭载张某,且无故意或重大过失,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 这是为了平衡好意施惠者和无偿搭乘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进行好意同乘这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友好互助的情谊行为。 另一方面也要求机动车使用人在驾驶过程中尽到谨慎注意义务。 在本案中,虽然王某对事故负全责,但考虑到其免费搭载张某的情况,基于此条法律减轻其赔偿责任是合理的。 《中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司机王某在驾驶过程中未尽到谨慎驾驶的注意义务,因操作不当导致车辆撞上高速护栏,造成张某十级伤残,交警认定王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无责任。 王某的过错行为侵害了张某的人身权益并造成损害,符合此条法律规定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所以王某应当对张某的损失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只要行为人存在过错并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王某作为侵权人,因其不当驾驶行为导致张某受伤,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结合第1217条的规定,在“好意同乘”的情况下适当减轻其赔偿责任,综合考量了各方的利益和法律的价值取向。 最终,法院判决王先生承担60%的赔偿责任,赔偿张某7万余元。 有人认为,这个判例说明一个道理,不论是何种情况的搭乘,对驾驶人来说都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对搭乘人来说,免费蹭车,什么费用都无须支付。对车主而言,即使没有过错,也要承担部分责任。当然,有过错就完蛋了。 那么,今后我们还要冒着风险做好事吗?要不,搭乘前先签个免责协议。 信源:光明网2025-9-21 关注@灋律盐究员 学法辩是非,用法止纷争。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旅游民俗风情

旅游民俗风情

旅游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