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罕见承认了!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里抛出的“1997年金融危机预警”,没像往常政客发言那样打太极。 他直接点破,要是照着美方要求,在没签货币互换协议的情况下把3500亿美元现金投去美国,韩国不是可能、是大概率要重走当年的老路。 1997年那场风暴中,韩国外汇储备只剩300亿美元却背着1100亿外债,韩元在短短几个月里贬值三分之二,30大财阀倒了16家。 130万人一夜失业,连民众捐出的227吨黄金都没能挡住国家向IMF求援时被“枪顶脑门”的屈辱——那些要求开放金融市场的苛刻条件,让华尔街资本趁机攥走了韩国八大银行三分之二的股份。 现在李在明敢直言不讳,显然是看清了美方要求背后藏着的相同陷阱:没签货币互换协议就把3500亿美元现金投去美国,简直是给当年的金融危机剧本换了个演员再演一遍。 虽说韩国现在的外汇储备看着厚实,但真经不起这么折腾。按照当前汇率换算,35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近一半的外汇家底,这可不是小数目。 1997年危机的导火索就是外汇储备撑不起外债规模,如今韩国短期外债虽然没到当年的危险程度,但三星、现代这些依赖美元融资的大企业,每年要还的海外债务比1997年翻了十倍还多。 要是这笔钱贸然投去美国,一旦遇到2013年TAPER恐慌那样的资本外流,韩国央行手里能用来稳定汇率的弹药就会所剩无几。 当年巴西、土耳其这些新兴经济体加息加到两位数,货币照样贬值超10%,韩国要是重演这出戏,韩元汇率恐怕得比K-pop明星的人气跌得还快。 美方这要求打得一手好算盘,明摆着是让韩国当“金融接盘侠”。 1997年IMF援助附带的条件,让韩国被迫把经济命脉拱手让人,现在没签货币互换协议就要求巨额资本注入,相当于连个安全网都没有就逼韩国跳金融悬崖。 而货币互换协议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国家间的金融救生衣——2008年金融危机时,韩国正是靠和中国签订的1800亿人民币互换协议才稳住汇率。 现在美方连这层保障都不肯给,就想要韩国拿出压箱底的外汇储备,活像债主上门只给借条不给收据,回头还能反咬一口说你自愿送钱。 韩国企业界早就把账算得门儿清。三星电子去年海外营收占比高达76%,这些收入换成韩元时全靠外汇市场稳定,要是3500亿外流引发韩元暴跌,光是汇兑损失就能吃掉三个季度的利润。 现代汽车在美国建厂的投资还套着汇率风险,韩元每贬值1%,公司就得多掏500亿韩元对冲成本。 李在明的表态更像是对国内民意的精准回应。韩国超市里的物价标签还印着1997年通胀的阴影,老一辈人至今记得面包价格一夜翻倍的恐慌。 现在年轻人虽然没经历过那场危机,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国民捐金”老照片,还有纪录片里失业者在街头排长队的画面,让“金融安全”四个字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有分量。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向早就变了,不再是美国说啥就是啥的年代。2013年TAPER恐慌时,韩国靠着和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才没像巴西那样陷入货币贬值恶性循环。 现在中国已经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元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比紧盯美元更重要,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让韩国没必要再像1997年那样对欧美资本言听计从。 李在明敢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底气就来自这里——与其把3500亿投给没保障的美国,不如用来巩固和亚洲市场的经贸纽带,毕竟那里才是韩国商船跑得最勤的地方。
韩国总统罕见承认了!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里抛出的“1997年金
建程
2025-09-23 10:31:22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