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说:中国(大陆)武力的迅速扩张,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枚炮弹打到台湾,这要归功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高瞻远瞩… 但台湾和平不是靠日本首相保的,更不是靠谁放话撑腰撑出来的,这种说法既不尊重现实,也严重误导了岛内民意。 先说安倍晋三,他在任期间确实大力推动所谓“印太战略”,拉拢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共同对抗中国崛起,同时也不断在台湾议题上“刷存在感”。 他曾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在日本国内引起了不少争议。 日本社会一直对介入台海事务持谨慎态度,而安倍及其背后势力则试图把台湾当作维护日本安全的“战略缓冲区”。 但问题是,日本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决定台海是否爆发冲突,这场博弈的主角是两岸,而不是东京。 安倍的言论更多是政治上的姿态,是在对内对外展示所谓日本的“战略主动性”,并非真有能力阻止什么。 赖清德把安倍捧到这种程度,说到底是为了掩盖一个现实问题:台海没有开战,不是因为外人多有能耐,而是因为大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从中央层面到军方表述,无一不是强调不愿轻启战端,即便面对岛内不断挑衅、美国频繁售武、外国政客窜访,大陆依旧保持极大的战略克制。 这种克制,不是软弱,而是有节制、有底线、有计划的国家战略。 赖清德的言论其实还反映出一个岛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外部力量。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其他西方国家,一旦表态支持台湾,岛内不少政客就立刻兴奋起来,仿佛多了一道护身符。 但现实是,这些国家的支持从来都不是免费的,他们卖武器、搞军演、打“台湾牌”,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台湾只是他们手中的筹码。 更重要的是,赖清德这番话有意无意地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撇开了,他没有反思民进党这些年在两岸关系上的激进行为,也没有正面回应岛内民众对战争风险的担忧,反而把和平的“功劳”归给一个日本前首相。 这种说法听起来轻松,实则很危险,它模糊了台海稳定的真正基础,也误导了民众对局势的判断。 大陆没有动武,是因为还有希望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路径,而不是因为谁“震慑”了谁。 赖清德的说法,不仅扭曲了这个基本事实,还有意制造一种“我们有靠山”的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碰上现实的强硬回应,很可能让台湾付出沉重代价。 从当前局势看,台海和平最需要的是理智,而不是口水战,岛内领导人更应该做的是谨慎处理两岸关系,而不是把话说得越来越满,靠外人来“维稳”。 台海和平依赖的是大局稳定、底线清晰,而不是某个外国人的“远见”,赖清德的说法,看似轻松,实则危险,它既误导了舆论,也掩盖了岛内在两岸问题上的真实责任。 对于这样一场关乎国家统一的大事,任何轻率的言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不可不慎。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归功于安倍”?岛内痛批赖清德“媚日”论调》
花莲风灾责任大甩锅,双方战火延烧,继沈伯洋后,王世坚加入战局!卓荣泰今日赴花莲勘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