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局势已经反转,不再是美国利用台湾牵制中国,而是中国通过台湾来削弱美国,中国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温水煮青蛙,让你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解放军战机绕岛巡航的轨迹,活像一把慢慢收紧的钳子,2016年那会儿,咱们还只是偶尔“擦边”飞飞,现在可好,日均3架次的常态化巡航,把台湾防空识别区压缩得越来越小。 2025年6月,山东舰航母带着战斗群穿过宫古海峡,跟台东花莲外海的055驱逐舰来了个“南北包抄”,这演练阵仗,让台湾军方不得不把防空预算从2020年的4200亿新台币,一路涨到2025年的6800亿。 更绝的是“灰色地带”战术,中国海警船在厦金海域玩起了“24海里渐进式管控”,先碰船、再驱离、最后登检,三步走策略把台湾实际控制的渔业资源区一点点收回来,美国这下可犯难了,派军舰护航吧,怕擦枪走火,不派吧,又显得战略退缩。 2025年头三个月,台湾渔船在传统渔场被中国海警登检的次数,比去年同期暴涨370%,可美国第七舰队就象征性地出了3次“自由航行”。 中国对台湾的经济掌控,那叫一个“胡萝卜加大棒”玩得溜,美国刚批准对台66亿美元军售,咱们反手就暂停12家台湾半导体企业的关税优惠,台积电3纳米芯片成本立马涨了18%,这下台湾半导体产业尴尬了,要美国技术吧,得丢掉大陆市场,坚持自主吧,成本又扛不住。 农产品领域的较量更隐蔽,中国调整ECFA早收清单,把台湾释迦、莲雾等水果的关税配额砍了60%,同时给福建自贸区的台湾农产品开“绿色通道”。 这招“推拉结合”,让台湾农民对民进党当局越来越不满,2025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高雄、屏东这些农业大县的民调显示,超70%的农民支持“维持现状但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中国在台海两岸搞起了“软实力防御工事”,通过“海峡青年论坛”“两岸文化创意节”这些平台,大陆用抖音、B站等新媒体,给台湾青年展示移动支付、高铁网络这些现代化成就,当台湾年轻人发现“在杭州点外卖比台北还快”时,民进党当局“抗中保台”的鬼话就不攻自破了。 军事领域的心理战更有创意,解放军东部战区开了个“VR台海实战体验馆”,台湾民众戴上设备就能看到“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模拟攻击轨迹,台北市民体验完直摇头,“这仗没法打!”对“以武拒统”的信心指数,一下子掉了23个百分点。 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温水煮青蛙”策略,说白了就是把老祖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法玩出了新花样,这招能成,靠的是三个关键。 第一,咱们把台湾问题放进“两个一百年”的大时间表里,用战略耐心化解美国的战术挑衅,美国政客为中期选举炒作“中国威胁论”时,咱们正用五年规划的确定性,对抗美国选举周期的不确定性。 第二,中国通过“非对称反制”,让美国陷入“投入产出失衡”的死胡同,美国每年为维护台湾砸200亿美元,咱们只需调整部分贸易政策就能达到战略目的,这种成本差,正在动摇美国盟友体系的信心。 第三,中国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通过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保障台湾同胞同等待遇等措施,在台湾社会培育“统一红利”的认知,当台湾年轻人发现“统一后依然可以说闽南语、拜妈祖”时,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台独”就彻底没市场了。 站在2025年回头看,台湾早不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而是中国破解美国霸权的一把钥匙,美国在台海投入越多,在中东、欧洲的战略收缩就越明显,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终将让美国明白,在台海问题上,时间站在中国这边,智慧属于东方!
台湾变天了,因为根据联合报最新出的一份民调来看,岛内民众普遍认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
【7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