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

韫晓生 2025-09-24 16:48:04

[太阳]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中俄蒙签了!每年对华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俄关系这笔账,究竟该怎么算?无论是沙俄的土地掠夺,还是如今的战略同盟,表象之下,藏着一本无人敢声张的“国家账本”。它记录着无法抹去的历史负债,也算计着支撑未来的巨额资产。   很多人聊起中俄关系,脑袋里立马就蹦出两个极端,要么觉得历史上沙俄占了我们那么多土地,这梁子解不开;要么觉得现在得紧紧抱团,共同对抗外部压力。但说实话,国家之间的交往,从来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历史的旧账确实沉重,《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划走的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三个法国那么大,这笔账在账本上被记为“永久性减值”,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这段关系有个无法突破的上限。   而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和苏联当年陈兵百万的核威胁就像个风险提示,告诉你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底线思维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当然,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156项工程”确实是雪中送炭,帮我们奠定了工业化的第一桶金。但这笔账早已结清,它是一份历史档案,而不是驱动今天决策的核心动力。   理清完历史,再来看看当下,这部分可就扎实多了。这份关系里最硬的支撑,就是能源和贸易。俄罗斯有资源,我们有市场,简直是天作之合。   2024年,超过1亿吨的石油和2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从北边过来,支撑着我们的工厂运转和北方冬季的供暖。同时,突破24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让俄罗斯的能源和中国的工业品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中俄能源合作在今年还再上了一个新台阶。9 月,中俄蒙三国元首在北京共同签署西伯利亚力量 2 号天然气管道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随着该项目的落地与现有管道的扩容,自俄罗斯输送至中国的天然气年输送量成几何倍提升。   更妙的是,双方还挖了一条金融“护城河”。在西方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后,两国贸易超过95%都用本币结算。这不仅省钱省事,更重要的是,它绕开了美元的限制,保证了这股庞大现金流的安全。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是“长期战略投资”。这笔投资投的不是别的,就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稳定。道理很简单,我们绝不能允许北边出现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   想想看,如果俄罗斯倒下了,美国和日本的军事基地可能直接怼到我们边境线上。到时候,我们在东南要应对台湾问题,西南要防着印度,北方再起火,那可就真是三线作战了。   一个稳定的俄罗斯,就是我们在北边的一道“地缘防火墙”,为我们争取了极其宝贵的战略窗口期。俄罗斯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其稳定意味着中国西侧、北侧的地缘环境相对可控,避免了中国陷入 “多线承压” 的困境。   这种投资正在不断加码,比如让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成为我们的内贸中转港,还有共同开发航程能缩短40%的北极航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捆绑,而是深度的战略互信。   说到底,中俄关系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童话,也不是一场押上全部的赌局。历史的负债被现实的资产对冲,未来的风险被长期的投资所覆盖。这种极度务实的模式,可能才是这个复杂世界里大国生存的真实逻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