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宣布了!9月23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决定对中国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目前印度工商部这边,属于是做出终裁,认定中国的部分钢材存在倾销的行为,不过印度这边,并没有直接征收反倾销税,只是提出建议,并将税收期限设置在5年。 而在印度工商部的建议中,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中,最多的每吨都达到400多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吨钢材出口到印度,光是反倾销税都要将近3000元人民币。 这300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国内中小电机行业用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一吨的市场价格也就在万元上下,相当于直接加了三成成本,中国出口企业要是真扛下这笔税,基本就没利润可言了。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自己的钢材贸易现状,2024年财年上半年,印度刚从钢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进口量飙到474万吨,同比涨了42.2%,而中国正是它最大的钢材供应国,光那半年就卖了144万吨过去,占了印度进口市场的三成份额。 这就有点矛盾了:一边离不开中国钢材,一边又要加重税,颇有种左手求供应,右手挥刀砍的味道。 要说这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可不是普通钢材,它是电机、家电甚至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材料,国内中小电机行业一年就要用掉400到450万吨,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产业的需求还在年年涨,印度自己的下游产业其实很依赖这类进口材料。 毕竟他们2024年上半年连成品钢都要大量进口,高端电工钢的产能更是跟不上,现在给中国钢材加税,最后很可能是印度本土的电机厂、车企买单,要么承受成本上涨,要么就得找更贵的替代来源。 这种操作对印度来说其实不算新鲜,之前对中国的苯胺产品,他们就搞过反倾销日落复审,硬生生把5年的税期续上了,税额从36.9美元到121.79美元不等,看来这“反倾销”已经成了他们保护本土产业的常规工具,只是每次都绕不开一个问题: 按WTO的规矩,反倾销得满足“存在倾销、造成损害、因果关联”三个条件,印度国内产业的损害到底是中国钢材太便宜导致的,还是自己产能不足、技术落后造成的,恐怕得打个问号。 尤其值得琢磨的是时间点,印度2024年9月底刚启动对这种电工钢的反倾销调查,时隔一年就出终裁,效率倒是挺高,可与此同时,他们对欧洲的钢材出口还在下滑,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市场都丢了不少份额,自家钢材卖不出去,反而先对最大进口来源国下手,这逻辑实在有点拧巴。 说到底,印度这波操作更像场自保秀,想靠加税逼本土产业起来,却没考虑下游企业的死活;想减少对中国钢材的依赖,又找不到更靠谱的供应方。 短期看或许能给本土钢厂喘口气,但长期来看,只会让下游产业失去成本优势,反而影响整体工业竞争力,贸易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真把中国出口商逼走了,最后填坑的还是印度自己的产业链。
印度商工部宣布了!9月23日,印度商工部正式决定对中国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作出反
狂狮战魂燃烽火
2025-09-24 17:45:5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