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军官!很多人以为打台湾,会是一场干净利落的“高科技”战争。真相是,台军正在把硫磺岛上,那种让美军付出两万八千伤亡代价的“坑道战”套路,照搬进台湾的中央山脉! 这几年,台军在中央山脉里面拼命打洞,挖出一条条隧道,把机场、指挥所、弹药库往地下搬。 他们打的算盘很简单,与其在海边、空中被压着打,不如躲进山里,用这道天然屏障当最后的防护盾。 这么干不是没来头,当初美军攻占硫磺岛时,指挥官栗林忠道没有在海滩硬拼,而是直接掏空整座小岛,搞出巨大的地下要塞。 结果美军花了一个多月、扔下无数炸弹,才把这块弹丸之地拿下,还搭进去两万多条命。 这个历史在台湾军方看来就是“弱者对抗强者的范本”,于是就有了今天“建安三号”这种工程。 问题来了,那是八十年前的战术,1945年的美军没有卫星,没有红外侦察,更别提无人机、精确制导导弹。 而今天的战场完全变了,别说你把飞机、坦克藏进山洞里,运输补给的痕迹、洞口的热源,全都可能被高分辨率卫星和无人机盯个一清二楚。 真要打起来,这些所谓的“秘密武器”,恐怕一点都秘密不了。 更棘手的是,解放军自己在坑道战上经验可不浅,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就是靠坑道对抗美军轰炸,对越作战时一样玩得炉火纯青。 如今再叠加上钻地导弹、无人机集群、甚至可以钻进山洞里的机器狗,这些地下堡垒就很可能从“王牌”变成“陷阱”。 飞机困在机库起不来,弹药库一旦被精准命中,整个防线就瘫痪,换句话说,看似藏得很深,实际上就是瓮中捉鳖。 归根结底,静态的防守在现代战争里没啥胜算,你守得再死,只要对方掌握制空权和信息优势,早晚给你一层层剥开。 真正能撑得住的,是灵活机动、快速应变,而不是闷在山里挨炸。 所以台军挖大山,看似学了硫磺岛经验,实则暴露了心态上的滞后,他们还在迷信历史的成功样板,却忽视了当今战场的全新逻辑。 信息化、无人化、精确化,这些才是主宰胜负的关键,而不是混凝土加钢筋。 回过头看,这些中央山脉里的坑道,更像一种心理安慰,它传递的是“不想输”的焦虑,而不是能改变局面的底牌。 对现代战争而言,藏得再深,也敌不过信息透明的战场,比拼的不是“谁挖的洞更牢”,而是谁能更快调动、更准发现目标、更灵活出击。 如果把希望全都压在地下工事上,最终等来的可能不是“坚不可摧的防御”,而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冒险。 当年的硫磺岛战术或许惊艳,但搬到今天只是执念。 台军把希望埋进中央山脉,听起来壮观,其实更像一座孤立的“纪念碑”,注定难挡现代战争的狂风骤雨。 【信息来源:央广网《央广网——战术手段多着呢!对台军演任务圆满完成 看点速览→》】
[微风]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
芸霄记史
2025-09-26 22:45: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