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局了?”四川成都,58岁女子花费143万元买了一家店铺,本想靠每月9000元的高租金养老!可签完合同后,女子却发现每月租金连5000元都达不到,因此她觉得是中介、房东和租客三方做局,合伙来骗她,于是就要求解除合同!没成想房东不仅一口拒绝,还以违约为理由,要求女子赔偿28万元!网友:贪心不足蛇吞象,一百多万足够养老了! 这位58岁的高启红阿姨用一辈子积蓄买下成都锦江区东城菜市场那间82平米铺子时,手里还攥着中介给的租金凭证——一张写着月租9000元的合同和半年5.4万元的收条。她没料到这些让她安心签字的白纸黑字,反而成了后来争执的焦点。签约当天下午朋友提醒后,她跑到菜市场打听,卖蔬菜干货的老板们直摆手:“这排铺子月租顶天五千,九千?做梦呢!” 高阿姨要求房东李女士拿出近三年租赁合同和银行流水,对方却推说旧合同没保留、收租有时现金有时转账凑不齐完整记录。这种关键证据的缺失让整件事蒙上阴影。律师林小明点出要害:要是能证明对方用虚假租金信息诱骗签约,法院可以撤销合同。但难题在于高阿姨得自己找证据,比如周边租金行情的数据、和中介房东沟通的记录。 类似纠纷在租房市场并不少见,常有不法分子利用“高收低租”手段设局。这起买铺风波暴露出房产交易里信息不透明的老问题。中介一句“我们没义务核实房东信息”,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可普通买家哪能轻易分辨租金真相?房东咬定租金九千却拿不出历史转账记录,租客突然改口“去问房东”,这些细节堆起来确实让人疑心是不是碰上了精心设计的圈套。 高阿姨的遭遇其实给所有想投资房产养老的人提了个醒。光听中介忽悠高回报不行,得自己多跑几趟摸摸市场底细。签合同前务必核实关键信息,要求对方提供完整证明材料。要是碰到价格好得不像真的,更得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件事说到底不只是一个人的养老钱能不能追回的问题。它让我们看到房产交易中弱势群体的无奈,也暴露出市场规范方面的漏洞。希望高阿姨能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更希望这样的纠纷能推动行业变得更透明更规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被做局了?”四川成都,58岁女子花费143万元买了一家店铺,本想靠每月9000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09-27 10:45: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