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梅德韦杰夫这番核打击言论听着唬人,实则就是典型的威慑套路,从头到尾都透着 “嘴上过瘾” 的意味,根本没可能真落地。先得说清楚他的身份,现在他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前不久还兼任了武装力量徵募委员会主席,主要工作是协调征兵、评估招募进度、琢磨给合同兵的物质激励这些事,说白了就是管 “兵源” 的,跟核打击决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俄罗斯的核决策权早就被法律和制度焊死了,专门建了个国家防御指挥中心,号称 “战时政府”,花了几十亿美元,里面有专门的战略核力量指挥模块,能下达核导弹发射命令,但最终拍板权只有总统才有。这地方平时 1000 多名优秀军官 24 小时值班,决策速度按分钟算,可就算流程再快,也轮不到梅德韦杰夫插句话,他连这个中心的日常值班表都排不上。 再看俄罗斯的核政策,普京前不久刚签了新版《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里面把用核的条件写得明明白白,比如本土或盟友遭核攻击、关键军事设施被打垮导致核力量没法反应,或者常规侵略威胁到主权领土完整的地步。 梅德韦杰夫说的 “战败就打核战” 压根不在这些条件里,甚至连边都沾不上。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早说过,核政策调整是为了反制西方援乌远程武器,不是真要升级冲突,核武器的使用得是国家危急存亡关头的选择。这就像家里的灭火器,平时拿来吓唬小偷可以,但真要喷,得是房子着火了才行,哪能因为跟邻居吵架输了就往人家里喷?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梅德韦杰夫过往的 “嘴炮记录”。之前他就发过帖子说 “保留苏联时代核反击能力”,还顺带嘲讽了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结果把特朗普惹毛了,直接派两艘核潜艇开到俄罗斯周边海域,把嘴仗变成了实质威慑。 当时俄罗斯境内库尔斯克地区都被乌军越境攻入了,也没见真动核的意思,反而因为他这通乱说话,让普京原本和特朗普之间还能聊的私下关系都搞僵了,连印度都赶紧暂停采购俄罗斯石油,跑去贴美国,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是他的话真能算话,俄罗斯犯不着在这种时候吃暗亏,早就拿核威慑稳住局面了。 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核打击更是不可能的事。俄罗斯现在有 6000 多枚核弹头,美国也有 5000 多枚,真要是打起来,别说攻击四个国家,就算只打一个,美国的核反击能在半小时内覆盖俄罗斯全境,到时候谁也落不着好。 俄罗斯自己也清楚这点,所以就算俄乌冲突打了 1000 多天,乌克兰用西方远程无人机炸俄纵深目标,俄也只是派 “榛树” 导弹实战亮相、让 30 架战略轰炸机集结造势,这些动作看着唬人,其实都是没装核弹头的 “表演”。就像过年放鞭炮,看着火花四溅挺吓人,本质上就是听个响,真要炸伤人,自己也得担责任。 俄罗斯那套核指挥体系也决定了梅德韦杰夫的话没用。国家防御指挥中心比美国的军事指挥中心功能还全,和平时期要监控炼油厂状态、气候对运输的影响,战时能接管全国资源,但这么复杂的系统,核心指挥权只在普京手里,一旦爆发战争,总统要搬到中心办公,其他人都是执行命令的份。 梅德韦杰夫这个副主席,顶多算是帮着吆喝的 “传声筒”,真要到了动核的地步,他连进入指挥中心核心区域的权限都没有。之前俄副外长说可能重启核试验,看着挺强硬,可实际上只是跟美国的次临界核试验对着干,属于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的舆论战,根本不是真要准备核战。 美西方对他的言论也早有判断,知道是吓唬人。上次他放狠话后,美国国防部只是轻描淡写说 “注意到相关言论”,北约秘书长也只提 “保持警惕”,压根没真的调动核力量应对。 这就像街头吵架,一方喊 “我要动手了”,另一方要是真怕,早跑了,要是站着不动,说明知道对方只是装样子。俄罗斯自己也明白,核威慑的价值就在于 “不用”,一旦真用了,之前攒下的国际博弈筹码全没了,还得背上毁灭世界的骂名,这种赔本买卖根本不会做。 说到底,梅德韦杰夫的角色就是俄罗斯的 “鹰派传声筒”,专门负责说些狠话试探西方底线、提振国内士气。普京默许他这么说,就像商家打广告时喊 “最后三天大减价”,真要是最后三天过了,也不会真关门,目的就是让对方紧张、做出让步。 要是真把这话当真,就跟相信 “手机调英文能完全避开广告” 一样,忽略了背后的实际规则 —— 广告消失是因为没做英文版本,核威胁不兑现是因为没权力、没条件,更没傻到要同归于尽。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迎丝的趣事
2025-09-28 11:49: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