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71岁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日本休养的思聪也迎来坏消息,也被限制了 这则消息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财经圈,激起的涟漪里全是唏嘘。谁能想到,那个当年在镜头前笑着说“先定个小目标赚一个亿”的男人,如今会因为1.86亿的强制执行案件,被贴上“限制高消费”的标签。71岁的年纪本该享些清闲,王健林却得面对不能坐头等舱、住星级酒店的现实,更别提他名下47条股权冻结记录,连万达商管、文化产业这些核心板块都没能幸免[__LINK_ICON]。 万达的日子早就不好过了。为了填债务的窟窿,王健林这三年几乎把“心头肉”万达广场当成了救急钱袋。2023年卖30座,2024年抛26座,2025年干脆500亿打包卖掉48座核心广场,三年算下来足足少了109座,自持广场从400座缩水到300座左右[__LINK_ICON]。除了广场,万达电影的控股权、海外文旅项目、酒店管理公司也陆续易主,单是减持万达电影就回笼了78亿资金,可这点钱在千亿元债务面前,连塞牙缝都不够。 病根其实早埋下了。2016年万达从港股退市时签的对赌协议,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剑。协议里承诺2018年要在A股上市,失败就得拿400亿港币回购股权。后来珠海万达商管冲击上市,又跟22家投资者签了新对赌,结果2023年底上市梦碎,380亿回购义务瞬间引爆危机。太盟这些投资方给的600亿重组资金看似救急,却让万达商管的持股比例从70.15%跌到40%,彻底丢了控制权[__LINK_ICON]。 更糟的是资金链的恶性循环。截至2024年9月末,万达商管短期债务超400亿,账上现金却只有151亿;2025年到期的400亿债务,现金缺口还有284亿[__LINK_ICON]。核心资产卖得越多,“造血能力”越差,租金收入跟着下滑,上市之路又堵死了股权融资的门,债务窟窿自然越扩越大。现在银行收紧授信,供应商要现款提货,连投资者都在观望,信用体系的崩塌比债务本身更致命[__LINK_ICON]。 这边王健林在国内焦头烂额,远在日本休养的王思聪也没逃过。9月28日的消息显示,他因为合同纠纷被执行1210万,父子俩同一天登上热搜。这不是王思聪第一次遇到这种事,2019年就曾被连环限高,虽然后来解除了,但这次叠加父亲的困境,难免让人觉得这对父子正共同经历最艰难的时刻。 万达的困境从来不是个例。房地产调控收紧、融资“三道红线”落地,那些靠高杠杆撑起来的商业帝国,早晚会在资金链收紧时暴露风险。王健林2025年8月还去新疆考察文旅项目想招商引资,可市场反应冷淡得很[__LINK_ICON]。曾经千亿级的财富,如今缩水到588.1亿元,排名跌出财富榜前50位,这背后是一个房地产野蛮生长时代的落幕。 那张轻飘飘的限高令,困住的不只是王健林的出行自由,更像是给一个时代画上了沉重的注脚。父子俩同时陷入困境,是偶然也是必然——过度依赖杠杆、对赌协议压身、核心资产流失,每一步都在为今天的局面埋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王健林王思聪 王思聪资产 王健林资产抛售 王健林负债 王思聪商业失败 深圳王健林 王健林名言 硬汉 王健林
雪上加霜!71岁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日本休养的思聪也迎来坏消息,也被限制了
诸位平安
2025-09-28 23:46: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