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下辖县中,认同感第二高的县一定不是泗阳,而是或许更贴近连云港的沭阳。甚至第三有认同感的县也不是泗洪,而是曾属淮阴的泗阳。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不少宿迁本地网友在聊天群里谈起来的。 对宿迁市区的认可度,出了自身中原官话圈,到了泗阳、泗洪、沭阳,不少居民的认同率直线下降。 这与宿迁成立时“拉郎配”式的区划,没考虑方言、风俗差异有很大关联。 沭阳知名度虽不如泗阳、泗洪在外省高,但因为方言偏连云港,不少居民对连云港的认同感,比对宿迁市区还强。 泗阳也差不多,因为方言和淮阴区相似,对“原属淮阴”的记忆比“现属宿迁”更清晰。 理论上来说,宿迁要得到泗阳、泗洪、沭阳的承认,首先该解决方言和地理距离的问题,但只靠行政划分却不做实际调整,很难实现。 因为宿迁市区讲中原官话,而泗阳方言和淮阴区相似、泗洪偏安徽、沭阳靠连云港,方言上没有共通基础,从市区到泗阳、沭阳的地理距离,也没形成“亲近感”,这已经是认同难的核心原因。 而如果宿迁能让市区方言向江淮方言转变,再往泗阳方向大幅度倾斜发展,不光能拉近与泗阳、泗洪的地理距离,还能慢慢缩小方言差距,基本上能逐步提升下辖县的认同感。
江苏宿迁下辖县中,认同感第二高的县一定不是泗阳,而是或许更贴近连云港的沭阳。甚至
可持续商业
2025-09-29 19:44:21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