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全球犹太人1400万,1945年,全球犹太人750万,1955年,全球犹太人850万,1975年,全球犹太人950万,1990年,全球犹太人1000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犹太民族的始祖亚伯拉罕带领族人从两河流域的乌尔地区出发,最终抵达迦南,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一带。这片土地被犹太人视为“应许之地”,成为他们民族记忆的核心。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后来改名为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他的后代因此被称为以色列人。 然而,迦南并非总是乐土。为躲避饥荒,雅各的家族迁至埃及,起初生活尚可,但后来沦为奴隶。在摩西的带领下,他们历经艰辛走出埃及,这一“出埃及记”事件成为了犹太民族争取自由的象征。返回迦南后,犹太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王统一十二支派,定都耶路撒冷,他的儿子所罗门王更是建造了宏伟的第一圣殿,王国达到鼎盛。但盛极而衰,所罗门王死后,国家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国和南方的犹大国。 分裂使得力量削弱,两国相继被周边强权征服。北方的以色列国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南方的犹大王国也未能幸免,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攻陷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大批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成为“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民族的第一次大流散。此后虽在波斯帝国时期得以回归并重建圣殿,但命运多舛。公元70年,因反抗罗马统治,犹太人起义失败,第二圣殿被罗马大军摧毁,仅余西墙(即哭墙)。至公元135年,第二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再遭镇压,罗马皇帝哈德良将犹太人彻底驱逐出迦南,并将此地改名为“叙利亚—巴勒斯坦行省”,犹太民族开始了近两千年的全球大流散岁月。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因宗教信仰差异(常被误认为是导致耶稣受难的罪人)和从事借贷等行业而受到歧视和迫害。他们被限制在“隔都”中生活,并时常成为天灾人祸的替罪羊,如黑死病期间就曾遭受无端指控和屠杀。多地如英国、法国、西班牙都曾发生过驱逐犹太人的事件。 到了20世纪,反犹主义在德国发展到极致。纳粹德国系统性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酿成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之一。这场浩劫使得全球犹太人口从战前的1400万锐减至1945年的约750万。大屠杀的惨痛经历,加上流散地普遍存在的排斥,使得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成为许多犹太人迫切的愿望。 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巴塞尔主持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明确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目标。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犹太人的遭遇普遍同情。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提议在该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 次日,周边阿拉伯国家便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冲突不断,巴以问题成为难解的死结,涉及领土、难民、耶路撒冷地位等诸多复杂因素。 尽管面临持续的安全挑战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国土大部分为沙漠),以色列却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强国。其成功的因素包括:对教育的极度重视(犹太家庭始终将教育置于首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互助精神(流散期间依靠社区相互支持);以及在逆境中激发出的创新精神,尤其在农业科技(如滴灌技术)、军事、医疗等领域成就卓著。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活力。 时至今日,全球犹太人口大约在24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以色列和美国等地。犹太民族从远古的族长时代,历经王国辉煌、圣殿被毁、千年流散、惨遭屠戮,到最终重建国家,其历史的核心或许正如他们在逆境中所展现的那样:一种基于信仰、教育和社区互助的强大韧性。这段历史不仅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回归,也为我们理解文明延续、创伤记忆以及当今中东复杂局势提供了重要视角。
1945年5月5日,盟军解放了位于德国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美军士兵在集中营看守长的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