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维斯杨勋的兼善理想
从6小时夜渡到60亿商业王国:一个时代的逆袭史诗
1972年,大亚湾的夏夜,海风裹挟着咸腥与未知。20岁的杨勋没有选择安逸,而是将命运押在一场长达六小时的惊险泅渡上——他游向香港,也游向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不是一次简单的逃亡,而是一场以生命为筹码的创业启航。当无数同期逃港者仍在为温饱挣扎时,杨勋已在制衣厂熨烫机升腾的蒸汽中窥见未来:这不只是谋生,更是重塑命运的契机。他同时打三份工,用汗水丈量人生的边界,用时间兑换成长的复利。正是这份极致的自律与远见,为他日后打造一个横跨中澳、估值超60亿的商业帝国埋下伏笔。
他接手的真维斯,原是澳大利亚一个濒临倒闭的休闲服饰品牌。但杨勋看到的不是库存和亏损,而是中国消费崛起的澎湃浪潮。他果断出手,完成品牌收购与本土化再造,将其从边缘小众推向国民级IP,成为中国几代年轻人衣柜里的“青春标配”。
【老师爱你】商业即修行:三招定乾坤,步步皆智慧
杨勋的商业哲学,不是资本游戏,而是一场持续五十年的“心性修炼”。他用三招,撬动时代杠杆:
[good] 分轻重:抓主要矛盾,一击即中
1990年,当多数人还在观望中国市场时,杨勋已预判消费升级的拐点。他力排众议,全资收购真维斯,将总部扎根惠州,首店却落子上海——这一“农村包围城市”的反向操作,精准切入二三线城市的巨大蓝海。不争一时风光,只谋长远布局,此为“分清主次”的顶级战略。
[good] 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借势腾飞
80年代,香港楼市疯狂上涨,人人醉心炒房。杨勋却在此巅峰期果断套现房产资产,将资金全部注入服装产业链。十年间积累的财富,相当于传统企业四十年的利润总和。他不做风口的追随者,而是趋势的捕手——低买高卖是技巧,全身而退才是智慧。
[good] 事缓则圆:长期主义,种树成林
真正的商业高手,从不追求速成。杨勋用33所希望小学、17届全国青年设计大赛,构建起品牌与社会的深度共生。教育捐赠不止于数字,更在于播种希望;设计大赛不只为营销,更是为行业造血。品牌价值,不在财报,而在人心。
【憧憬】中式商业智慧:仁心即商道
杨勋的根基,来自父亲赊粮助人的朴素家风。这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东方哲思,被他升华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逻辑。真维斯不扎堆一线城市内卷,反而深耕下沉市场,让普通青年也能穿得起有设计感的休闲装——这是对“普惠”的践行。总部设在惠州,是对产业根基的尊重;公益投入超3000万元,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他证明了:最深的商业护城河,不是技术或流量,而是人心与信任。当品牌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就超越了商品本身,成为文化符号。
【打call】当代启示录:在快消洪流中,做一棵扎根的树
今天,快消行业被流量裹挟,品牌如烟花般绚烂而短暂。而杨勋用半个世纪告诉我们:真正的商业,是生命能量的传递。真维斯不止卖衣服,更通过“希望教师基金”支持乡村教育,通过设计大赛孵化青年创意——它在卖产品的同时,也在“种下未来”。
这不是情怀营销,而是战略远见。当用户为情绪买单的时代过去,唯有承载价值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从6小时夜渡到60亿商业王国,杨勋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与仁心的中国式创业传奇。它提醒我们:所有伟大的事业,都始于一次孤注一掷的选择,成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