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亮底牌了,中国首次要求美国撤回部署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周边的核武器与导弹,如果不撤回,中国也会对等反制在美国周边部署武器与导弹。 这场关注的起点,是美国在亚太持续推进的军事部署。美日启动的 “坚毅之龙 25” 联合军演中,“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被部署至日本。 这款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研制的装备,可发射射程 500 至 2000 公里的 “标准 - 6” 导弹和 “战斧” 巡航导弹,其火力范围能覆盖中国东北、华北乃至长三角等区域,同时触及朝鲜半岛全境与俄罗斯远东核心地带。 这已是美军年内第三次在亚太部署该系统,此前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的部署点已形成战略呼应,构建起指向区域内国家的导弹链。 美国的 “核共享” 安排同样引发担忧。其在境外部署的核武器,通过与盟友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剧地区核安全风险。这种以 “自身绝对安全” 为目标的举措,打破了东北亚长期维持的战略平衡,让周边国家陷入安全焦虑。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更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宗旨,构成核扩散风险,刺激区域军备竞赛升温。 中国的立场在联合国舞台上清晰传递。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 “国际彻底消除核武器日” 联大高级别会议上明确表态,敦促美国撤走在亚洲国家部署的 “堤丰” 中导系统,撤回境外部署的核武器,摒弃 “核共享” 和 “延伸威慑” 安排。这一表态并非突然发声,而是对地区安全局势变化的回应,也是对国际核裁军进程的推动。 外界提及的 “对等反制” 设想,与中国一贯的国防政策存在差异。中国始终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多次明确表示不参与军备竞赛,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解放军发展武器装备以实战化需求为导向,聚焦突破强敌作战体系,而非追求指标领先或搞 “武器攀比”。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虽提及中国核弹头数量增长,但中国外交部已澄清,相关力量规模完全服务于自卫防御目标。 美国曾宣称日本部署的 “堤丰” 系统将在演习结束后撤离,但菲律宾部署的同类装备曾出现 “临时变长期” 的情况,让地区国家难以信服。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也让中国的立场获得更多理解 —— 维护战略平衡不是单方面诉求,而是区域各国的共同期待。 中国的诉求始终围绕和平稳定展开。在提出撤走武器部署的同时,中国表态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核裁军进程,为无核武器世界努力。这种 “促谈防扩” 的姿态,与美国的 “拱火添乱” 形成对比,也为打破安全困境提供了思路。 国际安全的本质是共同安全。将导弹摆到别国家门口追求自身安全,只会陷入 “安全困境” 的循环。中国的立场既是对自身安全的维护,也是对区域和平的守护,更是对全球核裁军进程的推动。唯有摒弃霸权逻辑,通过对话重建战略互信,才能让亚洲真正实现持久稳定与发展。
这应该是亮底牌了,中国首次要求美国撤回部署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周边的核武器与导弹,
百日依山尽
2025-09-30 15:3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