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士满号在台海遭遇惊魂一刻,让英军司令吓出冷汗:难怪美军不敢来造次! 2025年9月12日,这艘隶属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的23型护卫舰,跟着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闯台海,本想摆个“航行自由”的姿态, 却没想到。威尔士一行直接撞上了解放军东部战区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遭遇了教科书级别的“规则性击沉”,整个航母编队的神经都绷到了极致。 根据《泰晤士报》披露的细节,里士满号刚进入海峡中段,雷达屏幕就开始出现密集的光点——东部战区的战机已经完成了首轮锁定。 这种被业内称为“constructive kills”的模拟攻击,可不是简单的伴飞警告,而是完完整整复刻了从发现、跟踪到武器投放的全流程。 英军军官后来向媒体坦言,当解放军战机以攻击航线切入,突然跃升高度并完成50度急转弯时,舰上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因为这个动作是反舰导弹发射前的最后一道程序,差的只是按下实弹发射按钮的那一下。 这种“差一点就成真”的威慑,比任何外交抗议都来得直接。 要知道,里士满号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作为1995年服役的23型护卫舰,它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之一,这次跟着威尔士亲王号赴印太,本是想彰显英国“重返亚太”的存在感。 可它忘了,台海不是地中海,更不是英国可以随意撒野的后花园。就在它过航前不到24小时,解放军福建舰刚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训练,东部战区的海空力量本就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里士满号这时候闯进来,简直就是主动送上门的“靶船”。 东部战区后来在通报里明确指出,已对美英舰艇全程跟监警戒,而这种“规则性击沉”正是最有力的“警戒”——既展现了绝对的军事控制能力,又守住了不首先使用武力的底线,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更有意思的是,里士满号的这次遭遇,恰好印证了为什么美军近些年在台海越来越谨慎。不是美军突然懂规矩了,而是他们比谁都清楚解放军的反舰体系有多难缠。 从这次事件就能看出,东部战区的反应速度和协同能力已经形成了闭环:战机的空中锁定、岸基反舰导弹系统的备份威慑、水面舰艇的协同配合,织成了一张让任何来犯者都插翅难飞的网。 美军常年在亚太搞军事演习,对这套体系的威力早有领教,所以才不敢像英军这样冒失,而里士满号显然是没吃够教训,非要亲身试险。 英军当时的慌乱不是没有道理。他们嘴上说着“相信对方不会真正发射导弹”,但身体却很诚实——当战机完成攻击动作的那一刻,里士满号的防空系统已经自动进入了最高戒备,舰长甚至下令启动了电子干扰设备。 可这些动作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显得格外可笑。解放军的战机根本没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时间,从发现到完成锁定全程不到3分钟,这种速度让习惯了慢条斯理的英军根本来不及调整战术。 英媒后来吐槽,里士满号的雷达系统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款,面对解放军的新型战机,就像“近视眼戴老花镜”,等发现对方的时候,早就被牢牢锁定了。 这种代际差带来的恐惧,远比任何口头警告都更能让他们认清现实。 其实,英国这次派里士满号跟着美军闯台海,本身就是个政治姿态大于军事意义的举动。 这次事件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了一个事实:中国在台海的军事优势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态势。不是靠嘴皮子,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装备升级和体系建设。 从福建舰的航母编队,到新型战机的批量列装,再到岸基反舰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解放军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里士满号的惊魂一刻,不过是这套体系的一次“实战演练”,而这次演练的效果显然超出了英军的预期。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后来加快了离开台海的速度,甚至取消了原定在南海的部分演习科目,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他们是真的被吓住了。 说到底,台海问题从来不是什么“国际议题”,而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想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来挑衅,都必须付出代价。 里士满号的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用一场“差一点”的危机,让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比任何航母编队都更加强大。 美军不敢来造次,不是因为他们胆小,而是因为他们算得清利弊;英军这次吓出冷汗,也该好好吸取教训,别再跟着美国瞎掺和台海事务。 如果非要执迷不悟,下次遭遇的可能就不是“规则性击沉”,而是真正的军事打击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容不得半点试探,这就是里士满号台海惊魂一刻背后最直白的警告。
里士满号在台海遭遇惊魂一刻,让英军司令吓出冷汗:难怪美军不敢来造次! 202
天天纪闻
2025-10-01 11:46:27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