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19岁男孩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完全堵死100%闭塞,去医院检查 医生说:这种原因就是天天熬夜通宵打游戏,白天睡觉。 男孩名叫小宇,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他跟着奶奶在株洲生活。高中毕业后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便索性在家待业,这一待就是一年多。 起初只是白天睡觉、晚上偶尔玩游戏,后来迷上一款竞技类游戏,为了和队友组队冲段位,渐渐变成通宵达旦的状态。奶奶年纪大了管不动,父母只能隔着手机劝几句,他嘴上答应,挂了电话照样盯着屏幕。 他的生活彻底颠倒了昼夜。凌晨五六点才放下手机,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白天任凭奶奶怎么叫都不起床,午饭晚饭全靠外卖解决。 炸鸡、烧烤、全糖奶茶是常客,一顿外卖能吃下两人份的量,不到半年体重就从130斤飙到180斤。 奶奶心疼他,偶尔做点家常菜,他要么嫌麻烦不吃,要么扒两口就又回房打游戏,连喝水都要奶奶端到房门口。 发病那天是周日凌晨,小宇正在游戏里团战,突然胸口传来一阵剧烈的压榨感,呼吸变得困难,手里的手机“啪”地掉在地上。 他想喊奶奶,喉咙却发不出声音,整个人顺着椅子滑到地上。奶奶被声响惊醒,推门看到孙子脸色惨白、嘴唇发紫,吓得手都抖了,哆哆嗦嗦摸出手机打了120。 急救车赶到时,小宇已经失去意识。 医护人员立刻做心肺复苏,一路按压着送进医院急诊室。造影检查结果出来,主治医生倒吸一口凉气——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这在19岁的年轻人身上极其罕见。 抢救刻不容缓,医生迅速实施急诊PCI术,穿刺、送导管、植入支架,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终于打通堵塞的血管。 术后苏醒,医生拿着检查报告跟他谈话,语气里满是惋惜。长期熬夜让他的生物钟彻底紊乱,肾上腺素持续分泌,血压反复波动,血管内皮被反复磨损,这为脂质沉积提供了条件。 肥胖带来的高血脂更没闲着,多余的脂质不断堆积在血管壁,慢慢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次斑块突然破裂,血栓瞬间堵死了血管。 “不是年纪轻就扛得住造,你的血管比五六十岁的老人还要脆弱。”医生的话砸在小宇心上,他看着自己粗壮的胳膊,终于忍不住哭了。 小宇的案例并非个例。数据显示,近10年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年均增长7.5%,25到44岁发病占比已经从3.5%升到6.8%。 这些年轻患者大多有着和小宇相似的生活轨迹:熬夜、久坐、高油高盐饮食、肥胖,却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对身体发出的信号视而不见。 住院期间,父母赶了回来,看到病床上插着管子的儿子,母亲当场哭了。他们以为给够零花钱就是对孩子好,却忽略了没人看管的生活里,不良习惯正在一点点吞噬孩子的健康。 小宇也终于明白,那些熬夜赢来的游戏段位,在健康面前一文不值。他开始配合治疗,跟着护士学做康复运动,主动戒掉了外卖,三餐只吃清淡的营养餐。 出院那天,医生反复叮嘱,必须调整作息、减重、定期复查,稍有不慎血管可能再次堵塞。小宇点着头,把医生的话输进手机备忘录。 他删掉了手机里的游戏,每天早上跟着奶奶去公园散步,晚上十点准时睡觉,体重慢慢降了下来。 年轻从不是挥霍健康的理由,血管的损伤从来都不分年龄。小宇的遭遇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些被忽视的熬夜、贪嘴和懒惰,正在悄悄为心脏埋下“定时炸弹”。 真正的成长,是学会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毕竟没了健康,再多的消遣和欲望都无从谈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高血压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控制血压已成为保持健康的关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