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周三发布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跌至近三十年来的最低点。这一数据变化引发了市场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广泛关注。 根据IMF披露的详细数据,2025年4月至6月期间,美元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6.3%,较上一季度下滑1.5个百分点,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小占比纪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元占比下降的主要驱动力并非各国央行的主动抛售行为,而是源于汇率市场的波动。IMF研究员Glen Kwende、Erin Nephew和Carlos Sanchez-Munoz在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汇率变动因素几乎完全解释了美元在外储中占比的下滑",并估算约92%的降幅源于估值变化。 汇率市场的剧烈波动与美国国内政策密切相关。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美元对欧元贬值9%,对瑞士法郎贬值11%,对英镑贬值6%。这种集体走弱态势主要归因于三大政策冲击:其一,特朗普政府升级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的担忧;其二,白宫持续施压美联储实施降息,动摇市场对美元利率优势的预期;其三,7月4日通过的税收政策调整导致财政赤字预期升温,进一步削弱美元吸引力。截至6月底,全球已分配外汇储备总额达12.03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占比的收缩在总量中显得尤为突出。 这种低迷态势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加剧趋势。数据显示,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累计跌幅超过10%,创下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的最差半年度表现。这一现象与美元传统上作为"避险天堂"的角色形成强烈反差,市场开始重新评估美元资产的安全性。 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正在重塑全球货币体系。自2022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后,莫斯科方面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通过扩大本币结算范围重构贸易体系。这种转型获得金砖国家集团的积极响应,成员国间贸易结算逐渐摒弃美元欧元等传统储备货币。分析指出,美国将美元"武器化"的制裁手段,反而成为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催化剂,促使企业与政府共同探索替代性支付方案。 当前货币格局的深刻调整,既反映全球经济权力结构的再平衡,也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可能进入多极化新阶段。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美元主导的单极货币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货币权力的重新分配,更将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投资格局的未来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周三发布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
郁文看世界
2025-10-03 17:38: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