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美军大举调整将军级别的军官,导弹产能扩大4倍,大规模扩张军费,绝对不是

非常盘点中 2025-10-07 12:30:34

兵不厌诈!美军大举调整将军级别的军官,导弹产能扩大4倍,大规模扩张军费,绝对不是为了与大鹅开战;他们背后有更重要的军事目标,一切都在酝酿之中!但是他们目标究竟会是谁? 要说针对俄罗斯?可俄军正陷在乌克兰泥潭里,连美国援乌的导弹都快供不上了,哪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这背后藏着的目标,恐怕比对付大鹅要棘手得多,到底是谁让美军如此大动干戈? 先说说这摆不上台面的小算盘:真要对付俄罗斯,美军犯不着把宝押在反舰导弹和西太部署上。要知道,现在美军给乌克兰的 "爱国者" 导弹都快见底了,洛克希德・马丁今年拼尽全力也才造 600 枚拦截弹。 可这次产能翻倍的重点,却是能打 1700 公里的 "战斧" 巡航导弹和针对舰舰目标的 "海军打击导弹",这些家伙在乌克兰战场根本派不上用场。更别说俄军海军早成了 "近海防御队",哪用得着美军专门搞无人发射车,跑到太平洋岛屿上练 "海上游击战"? 答案其实就藏在武器清单和人事调整里,美国陆军刚跟洛克希德・马丁签了近百亿美元的大单,要把 "爱国者" 拦截弹产量提 4 倍,目标是每年造 2000 枚。这玩意儿可不是用来打步兵的,专门拦截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 而中国和俄罗斯早就部署了这类武器,美国自己的高超音速项目还在屡战屡败。更巧的是,海军陆战队刚列装了能快速部署的 "远征火力遥控系统",装着 "战斧" 导弹能坐 C-130 运输机四处跑,摆明了是为了在南海、台海搞 "打了就跑" 的偷袭。 将军大洗牌就更有门道了,刚卸任的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是个打了半辈子海战的老炮,而接任的帕帕罗上将同样是航母出身,还去过中国周边海域 "秀肌肉"。 跟着卸任的 7 位四星上将里,有 3 个是负责欧洲战区的,新补上来的全是懂印太联合作战、擅长 "敏捷战斗部署" 的专家。这哪是正常调整?分明是把熟悉 "冷战老套路" 的人换下去,换上能跟中国玩 "岛链博弈" 的狠角色。 美军的动作早就露出了马脚,现在日韩基地里,F-35A 隐形战机越堆越多,冲绳要部署最新型的 F-15EX,三泽基地成了美日两国 F-35A 的共同巢穴。 明年还要搞冷战后最大规模的 "部队重返太平洋" 演习,300 架军机要在 4 天内扑到关岛、日本等地,专门练 "全面战争背景下的大规模空战"。 这场景除了西太,还能在哪演?更别提 9000 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里,单给 "太平洋威慑倡议" 就拨了 99 亿,钱全花在关岛修机库、澳大利亚建通信站这些 "对华包围圈" 的工事上。 连盟友都被绑上了战车,美军拉着日本、韩国、菲律宾搞联合军演,菲律宾刚在黄岩岛挑事,转头就跟美国练 "肩并肩" 演习,1.6 万兵力里还掺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的部队。 可盟友心里也打鼓:美军把 "堤丰" 导弹系统往第一岛链摆,看似帮盟友 "壮胆",实则是把它们当 "挡箭牌"。这些陆基导弹目标小、生存强,比航母便宜多了,却能把战火引到盟友家门口。 说到底,美军这通操作就是冲着中国来的。中国的 "反介入 / 区域拒止" 体系让美军坐立难安,所以一边造更多拦截弹防着中国导弹,一边搞机动导弹车破局;担心第一岛链守不住,就换一批懂海战的将军重新布局;怕自己势单力薄,就拉着盟友搭 "导弹墙"。 可这如意算盘未必能成:欧洲盟友还在抱怨 "被美国卖了",菲律宾不过是想拿美军当靠山要好处,连美国自己的军火商都说 2027 年才能达到产能目标。 现在再看美军的折腾:扩产能、换将军、练演习,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暴露了底气不足。以前靠航母就能威慑的日子早过去了,如今只能靠堆导弹、绑盟友来撑场面。 这哪是准备打仗?更像是想靠 "肌肉秀" 逼着中国让步。可中国的国防力量不是吓大的,真要把 "威慑" 玩成真对抗,美军怕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