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台湾永远不会在被分出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海峡填平,将台湾直接与大陆版块连成一体。 别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早在 4 万年前,台湾和大陆本就是连在一起的。那会儿冰河期,海平面比现在低几十米,中间的 “东海路桥” 宽得很,古人踩着陆地就能从福建走到台湾,石器、火种随便传。现在的海峡,不过是后来海水漫上来 “抢” 走的地盘,填了它,就是把老祖宗的路重新铺回来。 为啥非要填?看看现在的局势就懂了,这些年,总有外部势力盯着海峡搞事情,今天派军舰穿海峡,明天喊 “航行自由”,把这里当成拿捏我们的 “棋子”。 他们算准了海峡是天然屏障,觉得能靠海 “卡” 住两岸。可一旦把海峡填成陆地,这些歪心思全得泡汤 — 没有海当阻隔,想从海上插手,门儿都没有。 再看看南沙的例子,就知道填海有多管用。之前越南在南沙偷偷填岛,把小礁盘扩成能修飞机跑道的大岛,一下子就想抢主动权。 这说明啥,改地理就是改局势,台湾海峡要是变成陆地,两岸的安全防线直接连成片,分裂势力连躲的地方都没有,想搞小动作,根本没机会。 有人担心 “这么大工程,能搞定吗?” 别慌,咱们早有经验。南沙永暑礁,“天鲸号” 挖泥船跟 “造岛神器” 似的,每小时能填 4500 立方米泥沙,没几年就把礁盘变成了有港口、有机场的小岛。 深圳填海造地更厉害,还顺便种上红树林,成了生态宝地。把这些技术用到海峡,先围出区域再填,还能同步修人工鱼礁,既结实又不破坏海洋。 更实在的是,填完对两岸人都好,现在台湾的水果运到大陆,遇上台风就得耽误好几天,运费还贵;大陆的医生想去台湾看病,通关手续能等半天。 要是有了陆地通道,台湾的农产品当天就能运到福建,大陆的资源也能直接送过去。新填的地方还能建工厂、修物流园,随便就能创造几十万工作岗位,两岸一起赚钱,不比搞分裂强。 别拿着 “成本高” 说事,南沙填个岛花了 700 多亿,海峡就算花 5000 亿,跟分裂风险比起来,这点钱就是 “保险费”。而且不用一次填完,先从最窄的平潭到新竹开始,修一段 “试验路”,铺上高铁、电网,先让两岸人尝到甜头。 等后面慢慢扩,新陆地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就像深圳前海,从滩涂变成自贸区,赚的钱早就远超填海成本了。 生态问题也能解决,施工前先把海峡里的情况摸透,用声呐找中华白海豚的迁徙路线,它们繁殖的那几个月,咱就停工让道。 填的时候用防污帘挡住泥沙,别影响鱼虾,填完再种上红树林、放人工鱼礁,让海洋生物有新家。深圳早就这么干过,填出来的地方成了网红生态区,证明工程和自然能好好相处。 等海峡真的变成陆地,那才叫真正的 “两岸一家亲”。台湾的高山茶园能和福建的武夷山连起来,搞个超长大茶旅线路;台北的设计师上午去深圳开会,下午就能回家; 台胞在大陆看病、养老,不用再办一堆手续,跟在自己家一样方便。到时候,台湾和大陆就像泰山和山东一样,牢牢长在一起,谁也拆不开。
让台湾永远不会在被分出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海峡填平,将台湾直接与大陆版块连成一体
古今知夏
2025-10-09 22:38: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