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正式宣布了 10月9日,印度商工部宣布正式对咱中国的太阳能封装材料,也就是POE膜和EPE膜,启动反倾销调查。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下,这两种膜可不是普通塑料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保命外套”。POE膜能挡住紫外线和雨水,让电池板用十年八年都不老化;EPE膜负责缓冲减震,运输安装时不磕坏内部零件,没有这两样,光伏组件就是块“短命板”。现在印度突然要查,表面看是维权,实则满是算计。 这次调查的由头,是印度本土企业RenewSys India提的申请,说中国这些材料价格太低,把他们的利润挤没了,工厂都开工不足。这话听着合理,可细想全是漏洞。中国光伏材料的价格优势,从来不是靠“亏本甩卖”,而是产业链硬实力堆出来的。从原材料生产到成品加工,国内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加上每年砸钱搞研发突破技术壁垒,成本自然比起步晚的印度企业低得多,这明明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结果,怎么就成了“倾销”? 更矛盾的是,印度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光伏产品。这些年印度喊着搞新能源转型,可本土产业链差得远,从核心组件到封装材料,八成以上都得靠进口。本财年前两个月,印度光伏产品进口额就达3000亿卢比,快赶上去年一半了。中国材料性价比高,早就成了印度光伏项目的“刚需”,现在突然要限制,最先慌的可能是印度自己的光伏企业——材料涨价、供应断档,他们的项目进度恐怕得大打折扣。 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操作,印度早不是第一次干了。去年短短十天里,就对华发起过9起反倾销调查,可结果呢?本土产品跟不上需求,最后还是得靠进口,只不过换了个渠道而已。就像这次的POE膜和EPE膜,中国企业就算丢了印度市场,还能转向欧洲、中东这些新能源需求旺盛的地区,可印度想找替代供应商,要么价格高,要么质量没保障,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印度这么折腾,核心目的其实是保护本土产业,想逼着国内企业起来。可产业从来不是靠“堵”就能发展的,得靠竞争和创新。中国光伏产业当年也遭过欧美“双反”制裁,正是靠着持续研发才熬成全球龙头。印度不花心思补技术短板、建产业链,反而一遇到竞争就拿反倾销当挡箭牌,只会让本土企业失去进步的动力,永远追不上国际水平。 还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印度这次调查的产品定义本身就有猫腻。之前他们查光伏铝框时,就把普通工业铝型材当成专用组件来界定,想模糊范围扩大征税,被业内直指缺乏法律依据。这次的封装材料会不会重蹈覆辙,真不好说。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只会让其他国家觉得印度市场不规范,反而不利于吸引投资。 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中国的材料支撑着印度的光伏建设,印度的需求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市场。这种互补关系硬要拆开,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会拖慢全球能源转型的脚步。印度要是真为本土产业好,该做的是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技术研发,而不是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tpu薄膜 tpu薄膜价格 etfe光伏膜 太阳能膜 太阳能保护膜 peva薄膜 印度拉伸膜
就在刚刚 印度正式宣布了 10月9日,印度商工部宣布正式对咱中国的太阳能封
老炮儿
2025-10-10 01:48:34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