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不“铁”了? 2025年6月,巴基斯坦遭遇水灾,中国即刻伸出援手,捐款20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0 09:04:46

巴铁不“铁”了? 2025年6月,巴基斯坦遭遇水灾,中国即刻伸出援手,捐款200万美元。后续在9月和10月,分两批追加的1亿美元援助物资也相继送达。 ​2025年9月25日,巴基斯坦向美国出口了首批稀土和关键矿物,其中有锑、铜精矿以及含钕和镨的稀土浓缩物。此次,巴基斯坦与美国合作构建了一个覆盖地质勘探、矿物开采、选矿处理等全矿物价值链的综合框架,美国还打算助力巴基斯坦建立完备的冶炼设施。 一看到“巴铁卖稀土给美国”,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关系淡了”,可要是真了解巴基斯坦的处境,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巴基斯坦的稀土储量不算少,光俾路支省的稀土矿预估储量就有上百万吨,可过去十几年一直没好好开发——不是不想,是没能力。国内缺成熟的勘探技术,连找矿都得靠国外团队帮忙;更缺冶炼设备,挖出来的原矿只能低价卖给其他国家加工,赚点辛苦钱。去年巴基斯坦的外贸逆差快到300亿美元了,外汇储备连半年的进口都撑不住,这种时候能拿到美国的合作框架,相当于有人帮它建产业链,从挖矿到加工能自己做,以后卖的就不是便宜原矿,而是高附加值的稀土产品,这笔账换谁都会算。 再说了,中巴之间的“铁”,从来不是靠“只跟中国合作”来定义的。就说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帮巴基斯坦建了瓜达尔港,现在这个港口每年能处理1400万吨货物,直接让巴国的外贸物流成本降了30%;还有卡拉奇核电站,去年二号机组投用后,巴基斯坦的清洁能源占比一下子提了5个百分点,多少家庭不用再天天停电。更实在的是民生项目,中国援建的100多所学校,在水灾时还成了临时避难所;派去的医疗团队,去年在信德省帮5万人做了免费体检。这些东西不是短期合作能比的,是扎在老百姓生活里的。 有人担心美国会不会借合作挖中巴的墙脚,其实大可不必。美国帮巴基斯坦建冶炼厂,可核心的稀土分离技术还攥在自己手里,巴基斯坦就算有了厂,也得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说白了就是“帮美国加工,赚点加工费”。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早就是全领域的深度绑定——巴基斯坦军队里的JF-17战机,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是中国产的;国内的电网改造,有70%的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做。这些合作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更不是一次稀土交易就能动摇的。 其实换个角度想,巴基斯坦这种选择,恰恰是成熟国家的务实做法。没有哪个国家会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不同的合作伙伴来补自己的短板。中国理解这一点,所以在巴基斯坦和美国合作稀土后,中国还是按原计划,帮它升级了卡拉奇港的集装箱码头,还追加了2亿美元的农业援助,帮它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真正的“铁”,不是要求对方放弃所有其他选择,而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依然能伸出援手。 现在再看“巴铁不铁”的疑问,答案其实很明显——表面上是卖稀土给美国,实际上是巴基斯坦在为自己的经济找出路;而中巴之间那些刻在民生、基建、安全领域的合作,才是两国关系的底气。这种底气,不会因为一次商业合作就消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86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