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谈设计这方面的东西,但其实我一直有关注设计趋势的发展动态。
最近视频平台经常推「Frutiger Aero」美学的内容给我,让我对这种很有核感的美学感到好奇。之所以会产生「核感」,是因为85、90后在Frutiger Aero美学盛行的时候,刚好到了大量接触互联网的阶段,因而这种设计风格比孟菲斯(拼图一)、Y2K(拼图二)美学更广为人知。
而正因为被大量在现实生活的海报、互联网物料、数码产品中使用,Frutiger Aero美学已经和千禧年初期-10年代初期挂钩,让人一旦看到Frutiger Aero美学的东西,就回忆起过去的那10年,那段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第一次用智能手机的时光。
Frutiger Aero美学,你可以理解为,在千禧年的Y2K的“未来科幻主义”之后的一种演变,千禧年大家都开始接触互联网,世界也处于稳定阶段。
在经历过Y2K美学之后,人们对通过堆砌想象出未来世界的风格,比如摩登大楼的房屋、高度现代整洁的城市、曲线丰富的家具、装潢等等。
基于这种现实+科幻的设计主义,虚拟世界的设计也变得拟物和具象,比如在iOS 1-4时代的图标、应用程序里面的设计,都根据人们的想象和现实物品做得一样,精致的程度令人着迷,与现在主流的扁平风相比,完全是一种相反的方向。
Frutiger Aero风格直到2013年之后才被更新,也就是Windows 8、iOS 7的卡片式、扁平化设计风格出来之后,产品设计和美学风格才逐步转向简约风设计。
图二是英特尔酷睿图标的演变历史(也就是你笔记本左右角贴的那个),也能看到千禧年、10年代、20年代英特尔酷睿图标的设计风格变化。
能看到,2006-2013年的酷睿标设计是具象化的,即使是一个平面图形,也有着丰富的色彩过渡、光线效果等等,这就是Frutiger Aero美学的特性之一;
2013年-2019年,是这种设计的分水岭,Frutiger Aero特性逐渐减少,图标趋向平面化设计,Windows 8的Flat Design风格开始出现,图标风格开始走向平面化;
到了2020年之后,也就是现在,图标的风格就变得更加简约了,不仅图像元素大量减少,色彩模块也变得分明,更强化图标本来的文字信息,各个品牌从图标转向文字的设计风格也在这时出现,比如图三中奥迪车标从具象化到扁平化再到纯文字的转变。
我相信Frutiger Aero会让很多人着迷,因为这种设计相比于80年代、90年年代流行的孟菲斯和Y2K美学,Frutiger Aero美学的冲击刚好出现在我们在中学、大学记忆最好的时候。
就像看老照片,90后可能已经忘记了90年代拍摄的画面,但对千禧年期间发生的事还有印象,比如一家人看奥运会开幕、哪个地标开幕等等,这些在我们大脑里还存在着画面。
所以,与其说Frutiger Aero让人着迷,其实不如说我们怀念已经过去的千禧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