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沉重的代价告诉东方大国,一旦决定为国家利益动用武力,攻击的目标就不分军用还是民用,所有有助于战争的设施都会成为打击对象,除了军事目标外,机场、港口、码头、火车站、汽车站、桥梁、隧道、铁路线路、高速公路、加油站、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通信塔、电台、储油气站、飞机厂、汽车厂、造船厂等各种机械工厂,都可能被全部摧毁。 现代战争比的不是武器多少,而是谁能先把对方赖以生存的根基摧毁得干干净净,电厂、网络、交通这些看起来和老百姓关系最大的设施早就成了现代战场上最要命的打击目标,没有电,一整个城市像被掐掉了脉搏,不用想军事指挥,连医院都运转不了,商场、地铁更是别想开门。 海岛地区电和油一旦断供,什么社会秩序、什么战斗力统统都得打上大问号,网络一断更糟,外面的世界彻底失联,什么消息都收不到,金融、新闻全都停摆,有人觉得断网不过是心理问题,其实一旦网络瘫痪,所有信息渠道都停了,无论指挥还是钱财流动全都跟着崩了。 修的再多桥,建的再宽高速只要被精准打几下运输线说断就断,高雄、基隆这种大港口一旦失守物资进不,部队也没路走,想救援根本没可能。 工厂是另一个大雷区,平时生产汽车、飞机、轮船,一旦开战分分钟转成修装备造零件,如果供电供网被拔了,不说造,修都做不到。 补给线是打仗的命根子,物资送不到前线武器再先进也没用,现在很多无人机、导弹都靠普通的民用系统导航定位,机场和油罐也得靠网络、供电,如果这些节点被干掉,毁坏带来的后果不只是临时停摆,连带可能让整个防守系统崩盘。 最近国际局势紧张,从欧洲到亚洲,相关基础设施的脆弱早就暴露无遗,有实战教训在前头,谁都知道这些“刀把子”一断想救的都救不回来,特别是岛屿型地区,更加依赖外面能源、数据、物流,说是十几套备用系统,但硬实力和恢复速度要在每一次打击之后才见分晓。 现代战争讲究速战速决,打的是谁先让对方没法开机、没法通信、没法调兵、没补给,很多人觉得今天打仗还是拼前线,其实最先被锁定的早就不是士兵,而是发电厂、通信塔、高速路、油站这些没人防备却最关键的地方,每一个节点都是全身的命脉,一旦被切,整个社会和防御体系都会随之垮掉。 现在各地虽说都想办法加固这种基础设施,鼓励分散能源、加紧网络备份,但真到了关键时刻,这些举措能不能经得住炮火和网络攻击的连环打击,谁都没底。
原以为鹅军来了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更难了[捂脸哭]照此下去,俄方在顿涅茨克和其他控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