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基辅的地铁站或利沃夫的咖啡馆,视线所及几乎全是女性身影——收银台后清点账
实事大家谈
2025-10-12 10:09:16
走在基辅的地铁站或利沃夫的咖啡馆,视线所及几乎全是女性身影 —— 收银台后清点账单的姑娘、驾驶重型卡车的女司机、在废墟旁搭建临时住所的女工。战争第四年,乌克兰的街道成了 “男性稀缺地带”,18 至 60 岁男性的离境禁令与战场消耗,像一把残酷的筛子,滤去了社会的雄性活力。
最新数据揭示着更深层的危机:全国男女比例已跌至 0.85:1,适婚女性比男性多出 130 万,扎波罗热州 25-35 岁人群中这一比例甚至达 1:4.7。街头征兵车的频繁出没,让幸存男性不敢轻易露面 —— 地铁站的突击检查、商场入口的身份核验,随时可能将他们推向战场。
男性的缺失,将千斤重担压给了女性。世界银行数据显示,40% 的劳动力缺口迫使女性涌入传统男性行业:73% 的适龄女性同时打 2-3 份工,白天操作工程机械,夜晚缝制军服,深夜还要照料老小。抑郁症发病率激增 400%,自杀率跃居欧洲前列,她们被形容为 “拉到极限的橡皮筋”。
更令人揪心的是战场延伸:7 万女兵已走上前线,从狙击手到突击队员,却要穿着改小的男性军装作战,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遭遇性骚扰。而 380 万适婚女性的外流,让 “组建家庭” 成为奢望。
当敖德萨的海滨只剩女性身影,这场战争留下的不仅是伤亡数字,更是一代人的生存困境。正如社会学家所言:“被筛走的是男性,被压垮的是整个女性群体。”
0
阅读:2